护林人说〉
护林人:杨国富(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乡林业站护林员)□本报记者 程文雯
3月11日一大早,杨国富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背上馒头和水杯,将一台老式收音机放进胸前口袋就出门了。这一趟,他将在山路间步行7个多小时。
杨国富所管护的大尖山,海拔近2000米,是川陕边界的最高峰。2000年,两河口乡开始实施人工造林工程,次年,杨国富被聘为专职护林员。
护林上下山全靠走。一遇雨雪天,巡一次山得走上一整天,“我一年穿烂的胶鞋都数不清了。”杨国富说,有一次巡山还碰上了一群野猪,爬到一棵大松树上才躲过。
除了辛苦,有时还会挨骂。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牛羊放牧。“乡上要造林,村民要放牧,我简直把全村80%的乡亲都得罪完了。”杨国富告诉记者,有不理解的村民向他扔过石头,甚至还有人在他巡山路上放置有钉子的木板。
尽管困难重重,但杨国富始终坚守这片青山。“他护林严格得很哦,劝你你不听,他就要去把牛羊赶出去。”作为村里的养牛大户,杨国富哥哥的牛也没少被杨国富驱赶过,“闹得凶的时候,我们两个路上碰面了都不说话。”但正是这份铁面无私,让乡亲们慢慢理解了他。
如今的大尖山已是青翠葱茏,杨国富又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起土鸡养殖,不少乡亲也开始跟着他干。“有了乡亲们的支持,这14年的坚持我觉得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柯林记者李丹)春天是旅游踏青的好季节。针对辖区内学校春游活动增多的情况,广元市公安交警支队出台了多项措施确保中小学生春游交通安全,包括严格春游客车驾驶人的资格审查,要求凡3年内发生...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