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 旺苍新闻 青川新闻 剑阁新闻 苍溪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广元新闻 > 正文

它证明南朝石刻精美不输云冈石窟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7-14 10:02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市考古队宣布发现疑似万佛寺园林之后,早已湮灭的成都千年古刹万佛寺,又重新勾起今人关注。地处蜀地的万佛寺,何以赫赫有名?多位考古研究人员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百年来不断发现的万佛寺精美南朝造像,填补了中国南朝石造像的空白,并与大足石刻、安岳石刻、广元千佛崖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石刻艺术的“下半阕”。

7月13日,记者在四川博物院的万佛寺石刻馆看到,尽管展出的数十件展品皆为残佛像,但有的造像面相丰满、身材优美,其褒衣博带式的大衫线条灵动,而有的造像飘逸若仙,具有南朝宗教人物画秀骨清像的鲜明特点,也反映出南朝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和情趣。

万佛寺香火传千年

据成都市考古队工作人员易立介绍,万佛寺相传建于东汉延熹年间,而根据《四川通志》、《益州名画录》的记载,这处建于成都城西北廓的寺庙,梁时名为安浦寺,唐名净众寺,别称松溪院。在唐末的“会昌法难”中,净众寺佛像被毁,到唐宣宗年间才再次复兴,宋代更名为净因寺,但寺庙面积已缩减,园林部分已变成墓葬区,南宋孝宗隆兴年间曾一度为交子务所在地。明代则有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之称,最终在明末清初毁于战火,此后再不复见于史料记载。

然而,万佛寺在有史记载的千余年间,一直是成都著名古刹。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研究员何先红介绍,万佛寺自古即为蜀郡大道场,风景优美、香火兴旺,历来是贵族名流、善男信士朝香拜佛和游览的胜地。唐人李洞曾留有《宿成都松溪院》一诗,“松持节操溪澄性,一炷岚烟压寺隅……”

出土南朝石刻最惊艳

对考古界人士而言,万佛寺的意义,莫过于其出土石像填补了南朝石造像的空白。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佛教考古研究所所长雷玉华介绍,万佛寺遗址处从清末光绪8年至1954年,曾先后4次发掘出土了200多件石刻造像。光绪年间出土的宋元嘉二年净土变造像已流传海外;而1937年,成都农民在种地时也掘出了残佛像12尊,佛头26个,其中就包括梁中大通元年释迦造像和北周阿育王造像。1945年至1946年,当时的四川理学院在此处修建校舍时,也曾出土众多佛像,遗憾的是均被砸毁埋于房基下。到1953年至1954年,出土文物最为壮观:残佛像、佛头、伎乐天像等多达200余件。

在这些出土文物中,大量梁代石刻最受考古工作者关注。雷玉华说,南北朝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相对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北朝丰富的佛教遗存而言,南朝佛教遗存十分少见。因此以前业界一直认为佛教石刻艺术于北方兴盛之后,便渐渐没落。而万佛寺这批南朝造像,以珍贵实物佐证在南朝时期,佛教石刻艺术在四川兴盛发展。

四川博物院已退休的文物专家袁曙光认为,万佛寺出土的梁代造像,将碑龛式造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其造型艺术具有典型的南朝作风,又富有地方特色,为四川唐宋石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新闻推荐

“文化惠民”惠及更多群众

零距离享受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本报讯(记者李思忆)“上周花10块钱看了场魔术,8月中旬还有孩子喜欢的动漫展。”7月28日,成都市民张运喜喜滋滋地告诉记者,7月至9月,凭他手上这张由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它证明南朝石刻精美不输云冈石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