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应急供水点通上自来水。
“赶在儿子婚宴前用上放心水,真是感谢这些干部们!”2月13日,看到白花花的自来水流进水缸,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大山村三组村民张贤银高兴地合不拢嘴。和张贤银一样,大山村200余名村民不再为水发愁了。
山高天寒,自来水成了“头疼病”
“彭主任,水管又遭冻住了!”2月10日(正月初三),接到电话,联系大山村的镇干部彭昌建就感到头疼,因为自去年入冬以来,山里的输水管道就一直备受冰冻困扰。
海拔1280米大山村,由于受喀斯特地貌和海拔影响,是有名的旱山村和特困村。2014年6月,荣山镇投入60万元建立三级提灌,将渔洞河的水引到了1000多米高的大山村,实现了祖祖辈辈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的梦想。
但从去年10月开始,全长近10公里的输运水管线就不断被冻。抢通的管道,一夜之间又被冻裂。被冻、疏通,疏通又冻……说起近几个月的水,大山村支部书记张英明更是头疼不已。
干部党员齐上阵,3天抢通自来水
“加班加点抢通,确保村民用上放心水!”当得知大山村自来水又被冻住后,荣山镇党委书记梁启云和镇、村干部一起,组成了两支党员义务抢修队。一支铺设临时管道,一支负责抢修主管线。
立春后的大山村,气温却仍在零度以下。每拧紧一个螺丝,十指都被冻得不听使唤,不得不用火烤下;两人抬着七八十斤的水管,要艰难行进一个小时的山路;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最恼火的是无缝钢管接头,被冻得严重变形,要六七个人合力才抱得起来,不断加厚密封垫。可用一晚上,第二天又被冻裂了。”三组村民张贤荣感慨地说,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通过焊接,可春节又请不到焊工,就不得不反复做封垫。
经过连续3天奋战,共抢通主管道2000米,铺设临时管道800米,设立临时应急供水点1处,对水表冻裂的93户全部免费供水。
破解难题,亟待机制建立
“这次大山村出现饮水困难,除受极端严寒天气影响外,还暴露出对基础设施使用和管理的难题。”梁启云一语中的。
“三级提灌,线路长落差大,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张英明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下,2015年收取水费5000元,仅电费就花去4000多元,加上村水务管理员每月200元的工资,就已经入不敷出,这还不算维修产生的材料、人工费用。
自自来水入户使用后,村民通过一事一议,折算出每吨水价高达6元。有的村民就打起了偷水的小算盘,还有的干脆将自家水表卸下,随口说个数。
如何解决运营成本,建立一套自来水长效运行机制,这才是当前大山村亟待破解的难题。
张文良 余东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刘彦谷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华西城市读本讯(柯林记者刘彦谷)3月1日0时起,广元公安交警将上路严格查控违反禁令标志的货车,对违令闯禁上路者将一律被正式执罚。2月25目,广元交警部门发布交通警情通报,表示将通过监控和民警...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