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形成的过程,更是集思广益、汇聚各方智慧的过程。
7月,《决定》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向省直部门、市州和其他有关方面征求意见。起草组认真梳理、领会、研究、吸收,对《决定》稿共作了近150处修改。
《决定》印发之后,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的广元与会代表欣喜发现,小组讨论上提出的“将‘蜀道\’纳入提升旅游目的地国际化水平”的意见被吸纳接受。广元的这个意见仅仅是全会期间《决定》讨论稿采纳的10多条意见之一,全会期间《决定》共征集意见34条。
起草组成员清晰记得,单是集中修改就有4次,但分块起草部门的修改、斟酌次数已多得记不清。将“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单独成一个部分阐释;增加把“五大发展理念”贯通起来落实的相关表述;丰富了与“美丽四川”配套的支撑性内容……
3个多月时间里,《决定》26易其稿。从最初的框架提纲、初稿,到送审稿、征求意见稿,再到全会讨论稿,《决定》在讨论、起草、修改,再讨论、再修改、再完善的过程中,重点更加突出,脉络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措施更加切实。
一个理念引领未来:绿色发展
坚持“两不写”,聚焦“一个行动”“三大战役”“四大体系”
“不管用的不写,落不到实处的不写”——“两不写”的原则贯彻《决定》起草的始终。“在写作上,我们力求文风的‘绿色化\’,过细的内容、过专业的指标,空话、套话都不写,让文字的使用也‘绿色低碳\’。”一位起草小组成员介绍,虽然经历多次修改,但《决定》始终坚持“可操作性”这一重要原则。
细看《决定》,八大部分,三十六条,锁定问题,采取有力举措。除了第一部分总论,最后一部分保障措施之外,二至七部分都在阐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主要任务;全文1.7万余字,近1.3万字留给主体部分。
可操作性源自发展理念的转变。
坚持理念先行,《决定》明确,绿色发展理念,核心是重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
可操作性源自坚定的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决定》从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实的最紧迫问题入手,提出了既针对当下问题的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一个行动”,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更立足长远提出了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新型城乡体系、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等“四大体系”。
一项项务实的部署,让指引中国四川未来绿色发展的规划路线图更清晰、更充实。《决定》以未来五年为坐标,描绘出四川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蓝图:
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式基本形成。发展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绿色化程度大幅提高,城乡生活环境显著优化,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目标既定,豪情满怀。《决定》通过的时刻,会场掌声如潮。这是奋进的号角,是时代的呼唤。
就在《决定》通过的当天,四川省宣布成立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新画卷,正在48.6万平方公里的蜀中大地上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广元朝天区防震减灾工作做得细本报讯(唐淑英王臻记者侯静)“说实话,我们能安心到羊木来投资,真正还得力于被省地震局认定的这份‘羊木工业园区建大型建筑不需断层避让\’的安评报告。”4月26日,羊木农...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