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 旺苍新闻 青川新闻 剑阁新闻 苍溪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元市 > 广元新闻 > 正文

蓄上幸福“小农水”朝天旱山村不再“渴”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11-24 10: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生产条件好了,现在和以前简直是两个样!”11月4日,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兰坝村村民刘德贵向笔者介绍,以前村里人靠天吃饭,遇到旱天缺水,口粮都成问题。

从2012年起,村里用上了离心泵抽水,既节省了劳力,而且粮食和蔬菜的产量都得到了保证。去年,朝天区投入70余万元,在当地建起了太阳能提灌站,还配套新建了3500米防渗渠道,形成了串联成网的供水体系,有效控灌该村500余亩农田,农民的投入产出比得到了根本改善。

该区坚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统领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2015年9月至今,共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5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0.28万亩,发展节水灌面0.1万亩。

朝天区境内山地地貌占91%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幅员面积的10%,而且地势高差大,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达75%。一遇暴雨迅速汇流,往往山洪成灾,造成严重的土壤流失,无雨期间则沟道常常干涸,山地因水源不足而出现干旱。

如何留住水,保障基层水利的“肌体健康”?

2015年,该区根据旱山村条件,经反复研究论证,以山坪塘为“瓜根”、输水管网为“瓜藤”、一个个蓄水池为“小瓜”,在东溪河乡三龙村整治山坪塘和新建维修水渠、蓄水池,塘连渠、渠连池,构建“长藤结瓜”式的网状蓄水系统,从山顶呈梯度衍射至山脚。网状蓄水系统,是利用下雨天,通过整治的山洪沟和引水渠先将地势较高的山坪塘蓄满水;蓄满后,多余的水通过渠道流到地势较低的池塘存蓄起来;地势较低的池塘蓄满水后,多余的水又通过出水渠,再流到地势更低的池塘,保证水资源不浪费。经过反复实践,该区成功探索出“长藤结瓜、排灌自入、保障产业”的山区旱山村水利建设新模式。

如今,该区30多个旱山村里的土地已不再“渴”了,缺水村蓄上了幸福的“小农水”,直接受益人口超过2万人。

(张乃文)

新闻推荐

广元昭化区地税去年各项收入达13500万

年,广元市昭化区地税局实现地方各项收入万元,占广元市局下达全年计划的.%,税收收入万元,占市局全年计划的.%。区级总收入万元,区级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占市全年计划的.%,占区政府计划的.%,同比增收万元,增长...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蓄上幸福“小农水”朝天旱山村不再“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