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婕)日前,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病区的专家团队为一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脏切除术,该技术填补了本地区空白。
2月4日,该院普外一病区收治了一名患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该患者为45岁中年男性,有乙肝病史,入院后通过相关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刚入院时,患者身体状况较差,血色素偏低,凝血功能异常,有少量腹水。该院普外一病区专家团队认真分析了患者的病情之后,结合各种检查,制定了纠正患者肝功能不全、防止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一系列治疗方案,使患者全身状况得到改善。接着结合CT等相关检查,决定考虑选择难度较大但对病人恢复更有利的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脏切除术做进一步治疗。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仔细评估病情,讲解手术方式,终于成功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确定了手术方案。
2月9日,在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该科治疗团队历时4小时,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脏切除术。该微创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第三天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可以少量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10天顺利出院。
据该院普外科专家介绍,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目前仍为国内处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门静脉高压症的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脾脏巨大、脾功能亢进、脾周粘连、脾门和贲门周围血管曲张,加之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脏切除术存在操作空间小、止血困难、手术时间长等问题,目前仍是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2008年甚至被欧洲内镜外科协会列为手术禁忌。但随着腔镜手术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腔镜手术器械不断改进,目前此项手术在国内也逐渐开展起来。
近年来,随着市第一人民医院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在普外科的广泛开展,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后,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康复时间,同时也将广元普通外科医疗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新闻推荐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会在广元市召开首次将农村能源建设列入扶贫专项
本报讯(记者周小丁)记者从3月2日在广元市召开的全省农村能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省委省政府首次将农村能源建设列为全省22个扶贫专项之一,把农村能源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拓展了农村能源发展空间。...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