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美
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广元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提出,构建环境资源保护体系,夯实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基础。为此,必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巩固发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优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能源等最基本条件。全面小康,代表更高质量和水平的生活,也意味着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加大政府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力度,鼓励公众优先购买节水节电环保产品。构建全民行动体系,形成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强大合力。协调配合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将其打造成为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转化载体、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平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意识引领;要加快建立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要通过加强环境督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通过先导、倒逼、增值和提质等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促进绿色发展;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康养旅游是指在有充沛的阳光、适宜的湿度和高度、洁净的空气、安静的环境、优质的物产、优美的市政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等良好的人居环境中生活,并通过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医药调节等一系列活动调养身心,以实现人的健康长寿。治理环境污染,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推进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整治,强化移动源污染监管,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深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污染场地试点示范。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大环境风险防控力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强化学物质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彰显历史担当,需要全新的作为。要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坚持不懈治理环境污染,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生产更多的生态产品。要以最大的决心和“愚公移山”的韧劲和大禹治水的精神和气魄,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污染治理“突围战”、环境监管“持久战”。实施蓝天保护工程,让人民群众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实施碧水保护工程,让人民群众喝到更加干净的水;实施绿地保护工程,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宜人的环境;实施清洁保护工程,让人民群众居住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实施田园保护工程,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全面推进生态修复,精准确定生态功能分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要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防治污染与修复生态并举,强化行政约束和法律、经济手段并行,加快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的“绿色布局”,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绿色转型”,共享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福利”,树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的“绿色导向”,培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新动能。让生态美起来、产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要切实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推动环保工作法治化,探索环境治理市场化,推进严格监管常态化。要建立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为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的变革,必然要经历破立结合、革故鼎新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发展规律,让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成为自觉。要善于从大局、从长远看问题,保持战略定力和工作韧性。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经济体系。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要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实现各类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
(作者系市环保局副局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欣)记者从3月2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广元市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市民政局被表彰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市民政工作在全省目标考核中位列第一,实...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