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去年12月方山村村民自发组织的“感恩坝坝宴”,广元市昭化区政协派驻方山村“第一书记”黄邦杰仍然感动不已。
麻婆豆腐、咸烧白、红烧肉、凉拌耳叶、青椒炒腊肉……简单的几道农家菜摆满了5张桌子。在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方山村7社的农家小院,方山村村民和区政协等区级挂联单位干部、镇村干部近50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饭桌前。
村民代表吴志武站起来发言:“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坝坝宴我们要感谢帮助和支持我们村发展的区政协等单位,我们方山村的村民一定不等不靠,脱贫脱出个样子来。”
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畜牧产业园区,整理土地600亩栽植藤椒1000亩,完成道路硬化13公里,协调捐赠30吨有机肥支持村里发展产业……作为昭化区政协的联系帮扶村,近年来,方山村在区政协的帮助支持下,通过村民苦干实干,扎扎实实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迈步。
“走出去”——对标先进 早日摘帽
为了让方山村脱贫的步子走得更快更稳,今年3月,昭化区政协主席石含玖带领联系帮扶干部、镇村社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43人赴该区红岩镇、明觉镇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先进经验。
考察组先后深入红岩镇红江村、广吉村、明觉镇五房村,参观了红江聚居点、黄金梨园、黎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地,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农户、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的脱贫规划、安居扶贫工程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一村一品”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四好村”创建、群众宣传动员工作等具体做法和经验。
每到一处,大家都积极请教、主动学习了解当地扶贫工作先进经验。方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学智表示:“今天走出来才知道我村的发展还很滞后,我们一定借此机会多请教学习,找差距、补短板,结合方山村实际切实搞好全年的脱贫攻坚工作。”
“同样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看到这边的群众把日子过得这么好,我深受触动,回去以后一定再努把力,积极支持村上的工作,把产业搞好。”群众代表杨银昌感触道。 在参观中,大家看到了差距,也感受到了压力。石含玖鼓励大家,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坚定信心,学习利用好先进经验做法,选好门路搞好机制,更好地推进方山村脱贫攻坚工作。
视察组成员们也充满信心地表示,通过“走出来”方式参观学习,开拓了眼界,学到了经验,回去之后将对标先进,埋头苦干,让方山村早日摘下贫困帽。
“大竞争”——你争我赶 争先脱贫
“来来来,大家往拢走,一社社长老高,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社的情况。”3月27日,昭化区政协秘书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思发熟稔地招呼着方山村一社社长高仕培。“我们一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目前已全部启动建房……”高仕培有条不紊地介绍道。
当天,昭化区政协机关组织联挂帮扶方山村的区政协机关干部、镇村社干部、部分贫困户代表等60余人,到各社脱贫攻坚现场督导检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督导会拉开帷幕。
现场会分别选取各社安居、产业亮点,通过社长介绍、干部点评、对照交流三个环节进行督导。每到一处,大家都边走边看、边思边议。通过现场交流学习,大家真切地看到了各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脱贫摘帽、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该村十社社长沈国能说:“这种现场督导会很接地气,既有利于我们了解全村的整体推进情况,又容易找到各自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
联挂帮扶一社的区政协干部杜清尧则表示:“我们就是想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促使大家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绷紧‘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役\’这根弦。”
方山村自今年年初就将脱贫攻坚作为2017年首要任务,预计年底实现脱贫退出103户360余人。张思发表示,开展现场督导会这样的内部学习,就是要促进社与社之间的竞赛、学习,营造出“全员努力、撸袖大干、你追我赶、争先脱贫”的良好氛围,推动方山村脱贫攻坚取得更大实效。
□王元林 本报记者 阳亚舟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记者侯东)今年来,广元市利州区经信系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扎实开展产业倍增行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优化工业产业结构,通过“四抓手”创新工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