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广元讯(杨黎明记者 侯东)“昭化区中药材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在打好脱贫攻坚战役中,中药材产业大有可为。”近日,广元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郑蓉调研昭化区中药材产业时如是说。
郑蓉一行先后深入广元(昭化)电子商务创新孵化中心奥森达葛根企业、广元市昭化区义春中药材种植专合社等地,实地调研了该区中药材种植、初加工、销售、发展规划等情况。
广元市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陪同调研,并对昭化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作了介绍。他说,近年来昭化区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中药材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是推行立体发展,开展复合经营。始终坚持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立体林业,探索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增加林农致富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行龙头引领,强化协会推动。引导区内行业龙头,成立昭化区中药材产业协会,实现经营主体抱团发展。三是推行品牌培育,提升竞争能力。在着力培育中药材产业品牌产品上下功夫,努力将规模大、品质优的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四是完善保障机制,促进健康发展。对做出成效的企业、专合社,区委、区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郑蓉对昭化区中药材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要求:一是企业要发挥好帮带作用。中药材种植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发挥好帮带作用,积极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实现基地与农户共赢。二是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府要加强项目扶持打造,充分利用适合种植茯苓、葛根等中药材的自然条件,加强与基地的捆绑合作,就地取材,大力扶持发展一批中药材种植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三是要共同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要给群众算好经济账、明白账,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产业来抓。四是要加强与大的制药公司的合作力度,将优势中药材推介出去,将好的种植技术引进来,实现企业、基地、农户的“三赢”。
截至目前,该区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30806亩,主要种植有葛根、茯苓、油牡丹、夏枯草、百合等,预计2017年全区中药材产量将达到15000吨。昭化茯苓先后荣获四川省十大森林食品品牌、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白卫岭葛根”荣获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2015年,该区还成功创建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志林)记者近日从广元市委政法委获悉,广元市实现了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台账式管理,清理出2016年7月底前在案的和已结案但未处置的涉案财物款项和物品,以及2016年8月1日后新受案、立案的...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