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江涛
遗体捐献人:余梅遗体捐献人:张旭遗体捐献人:苏芳
……
一字一划,一念一笑。
她们眼底的温柔,笑里的纯真,让人很难想象,此刻签下的是一份遗体组织捐献登记表。
5月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新红十字法》自此开始施行。
5月8日,也是清华的结婚纪念日;5月8日,也是琴芳的生日。
8个人不约而同,选择在5月8日作出这个重大的人生决定。
这是广元人相约自愿登记捐献遗体器官人数最多的一次。广元的遗体组织捐献登记者也由此上升到78人(据不完全统计)。
最浪漫的纪念
“其实最早想到的是捐眼角膜,我的视力很好,所以想在离开之后,让更多人可以帮我睁眼看世界。听说一对眼角膜就可以帮助5个人重见光明,想想就觉得这是一件美好的事。”说起捐献初衷,清华觉得,这是另一个人帮助离开的她继续生命旅程的事。
“回家和老公一说,他说,要捐就全部捐,一起捐,让我们有用的器官帮助更多人,也许我们还会在世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相遇。”
这是一个温暖而浪漫的约定。他们选择在5月8日,两人20周年结婚纪念日一起签下遗体组织捐献登记表。他们也是广元市首对遗体捐献的志愿者夫妻。
“我们猝不及防来到世间,尝遍酸甜苦辣,当生命终结,肉体不再有意义,如果能在另一个人身上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该是一件多么神奇而美好的事。既
然死神来临时我们还有一次创造美好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清华在微信上留下的字句,让不少人泪目。有人这样点评她们的结婚纪念礼物: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离开之后和你再相遇。
最珍贵的礼物
“52岁了,越来越多的思考自己能留下什么,能力范围内能做哪些事?央视公益器官捐献片《爱让心跳不止》看得我泪流满面,生命是如此短暂,爱的美好和生的希望却可以无限传递,我想做这样一个传递者,让我女儿可以一直感受爱的存在!”
琴芳是一名资深媒体记者,也是一名当了20多年的老志愿者,一直在帮助
他人快乐自己。她和女儿的微信签名都是:总有人会珍藏你的善意。她说:“一直心里想着,自己做的一切,女儿一点一滴一定会看在眼里,随着她的成长也会丰盈到她的心里。”
5月8日,在她52岁生日这天,在女儿的见证下,她在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最美好的约定
“以另一种方式得到永生,才不负此生。”
这是苏芳、张旭、张鲲、余梅、李敏五个好朋友在5月4日青年节的约定。她们是无话不谈的闺蜜,其中两个是亲姐妹,她们是生活自在的“女神”,爱运动、爱时尚、爱茶道,(紧转A2版)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郭杨记者张瑞灵文/图)为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95周年,5月4日,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法院举办首届利州区法院青年论坛。全院24名青年干警参加论坛。在论坛现场,参会...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