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广元昭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4亿元,增长9.6%,增速居全市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6亿元,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2.71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增长12.7%。
这是继去年昭化区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在全市夺魁后,取得的又一优异成绩。
在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昭化的经济发展为何能持续“稳增长”? “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项目投资最大主引擎地位不动摇,准确把握昭化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条件,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广元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一语道出秘诀。
牵住项目牛鼻子
促进投资高位增长
2月27日,一季度昭化区开工项目18个,总投资近33亿元;
3月31日,在昭化区2017年一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签约10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6.58亿元;
4月25日,该区二季度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12.7亿元;
……
一组组数据是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一串串数字是一滴滴奋斗的汗水。
一直以来,昭化区就把项目投资工作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项目年”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一季度一次签约、一季度两次开工、一月一次的投资分析会。严格落实项目工作“八大机制”, 实行“五本”台账管理,强化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的落实落地见效。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财富,就是未来的希望。
“我们始终秉承亲商、重商、爱商的理念,全力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园区建设攻坚年\’行动,促进工业扩容增量,投入资金2200万元新建元柳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1000平方米,新入园工业项目4个。 ”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说。
升级经济结构
促进发展动能提升
5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昭化食品工业园区的中纺粮油生产车间里,只见传送带把一袋袋包装好的豆粕有序运送出来,然后被工人分类分列整齐堆放,成堆的豆粕装满了粕码垛车间,蔚为壮观。
“大豆从进入预处理车间、浸出车间、精炼车间再到粕码垛车间,全靠自动化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全由系统自动监测。”中纺粮油(广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德威介绍。
“目前,入驻园区工业企业33家,产值过10亿元1家,5亿元以上3家,38家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3%,工业经济在全区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区统计局长张德学介绍。
近年来,昭化区坚持结构调整,推动“4+2”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大力推进土鸡、肉羊等提速发展,突出产业就业和住房建设两大重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有序推进亭子湖环线旅游开发,全力抓好中青城投昭化古城旅游区项目落地,全面推进柏林湖创4A,“昭化六特”品牌旗舰店和线上线下体验店加快建设,着力优化三次产业。
1—3月,昭化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5.63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11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5:54.4:30.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6%、60.6%和34.8%。
吴纹锋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
新闻推荐
守护健康逐梦前行市中心医院开展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
本报讯(李艾濛记者黄莉)日前,市中心医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同时对“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优秀带教老师”进行了表彰。展示护士风采的文艺汇演,节目形式丰富,异彩纷呈,...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