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乾辉袁杨
5月10日,利州区宝轮镇左家村左家山,绿意盎然。
记者在半山腰见到正在管护桃树的何万明两口子,说起不久前被省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农技员的冯国莲,不住地夸:“她教我们疏花疏果,桃树下套种白碗豆,我的沙红桃又大又甜。不仅品质好,产量还高,我今年要摘4万多斤,能卖八、九万元。”
2015年11月,冯国莲被利州区农业局派驻为宝轮镇左家村驻村农技人员,和对口帮扶部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共同推进左家村脱贫攻坚进程。
培育主导特色产业筑牢脱贫致富基石
长驻左家村后,冯国莲对全村41户贫困户进行走访,全面了解农户发展意愿,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户主体、产业支撑”的产业帮扶原则,因地制宜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机制,参与制定左家村2016年度脱贫实施方案。
要脱贫,必须发展产业。该村坚持走特色产业之路。大力发展以桃花湾为主的水果产业;扩大以生姜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在杨家湾规模发展牛、羊养殖。
有了产业,没有技术同样没有好效果。冯国莲通过到户技术指导与培训,引进和指导良种良法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把科学种养技术直接宣传到户到人,从严落实科技帮扶措施,先后在左家村培育何万明、何德贵、张正贵,杨正平等1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由科技示范户把科学种养技术作为示范辐射到全村,引导带动全村走产业致富之路。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传播科学种养技术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长期与“三农”打交道的冯国莲与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组、村支两委一起,探讨左家村产业发展壮大路径,总结村上发展较好的种养大户与带头人在产业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充分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于2016年4月开始先后指导成立了“广元市众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广元市利州区菊娃子家庭农场”、“广元市利州区杨正平家庭农场”等6户家庭农场,带动全村走“农户+合作社”、“合作社(家庭农场)+超市”等多种渠道营销策略的脱贫致富之路,有力带动了产业发展。
农村落后,农民穷,与农民无技术分不开。冯国莲走到哪,就把科学种养技术宣传到哪,及时解决和协助解决农户所提出的产业方面的困难,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种养技术培训;根据农户要求,联合各帮扶部门及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随时随地深入开展农业产业现场答疑解惑活动;积极组织农户参加市、区、镇举办的各类培训。2016年,累计集中培训技术5次以上,现场指导30余次,先后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培训技术350人次;加快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产业总产值超50万山村里旧貌焕新颜
左家村三组贫困户杨正平因病致贫,冯国莲给他跑贷款、建羊圈、买种羊、搞防疫……到2016年底,杨正平的羊子由100多头发展到380头。
艰苦付出,结出了丰硕果实。如今左家村的产业已经形成“山上养羊子、山腰种桃子、山地种蔬菜”的“一湾羊子,两湾果子,一片蔬菜”的新格局。2016年底,杨家湾养殖小区肉羊存栏400头左右,肉牛12头,年底出栏肉羊150头,实现收入8万元以上;桃花湾新增桃树1200株,李子湾新增李树900株,果树种植规模已达150亩,其中挂果树50亩左右,总产达到25万斤,实现产值30万元;种植生姜20亩左右,总产8万斤以上,产值达16万元。三项实现总产值5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已于2016年通过省第三方评估小组验收合格,摘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欣)17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1至4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09.84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9.22亿元,同比增长21.3%,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17.0%,拉动规上工业增长...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