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雪洋
自大力推行“光盘行动”以来,广元市不断加大对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的宣传力度。那么,节俭意识是否深入人心?市民的餐饮消费观念又有哪些改变?
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按量点菜”、“按需取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餐厅老板、服务员到消费者,都以实际行动对浪费说“不”。
量力点餐正践行
20至23日,记者在一些餐饮店看到,每到用餐高峰期,各家餐厅门前人头攒动,不少市民在点餐过程中,都会询问服务人员饭菜的数量是否足够,在服务员的帮助下点餐。用餐结束后,大部分食客的餐桌上菜品所剩无几,还有部分食客剩下少量蔬菜或是小菜。
“现在客人都会吃多少点多少,不会一次性点很多,很多时候不用我们提醒。”位于绵谷路的一家餐厅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原来每天要倒掉3桶左右的泔水,现在已经减半。
23日中午,在位于万缘的一家单位食堂记者看到,食堂已经准备好饭菜,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荤菜、素菜还是汤,都是小碟盛装,需要吃哪样就端哪样,需要端几碗就几碗。
“这样可以满足饭量不同人的需求,避免了浪费。”食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用餐结束后,餐具回收处的剩饭剩菜量也很少。
在一所中学食堂,同样是碗盘叮当作响的热闹景象。如今食堂的菜品种类丰富,学生地选择也更加多样,很多学生会依照喜好,在多个窗口“采购”。
据餐厅负责回收餐盘的保洁人员介绍,现在剩饭的情况并不严重,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做到“量力购餐”。如保洁人员所说,大多数在餐厅就餐的学生都能将盘中饭菜吃完,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饭菜剩余情况,其中被剩的最多的是馒头、米饭等主食。
打包剩菜成常态
22日晚上7点,在位于万缘的一家火锅店里,市民王小姐和两位朋友来此用餐,一会儿就勾选了11道菜品。
“你好,你们点的这些菜足够三位女士吃,不够可以再加哦,建议再选一份主食或者小吃就行。”点菜过程中,火锅店的服务员站在王小姐身边,提醒她适量点餐。
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餐厅一直积极倡导“光盘行动”,更从源头上做足文章,“我们都会要求服务员根据用餐人数的多少合理建议餐食数量,如果客人点多了,我们也会劝导客人减去部分菜品,如果不够可以再点。客人用餐结束后,都会主动提醒他们打包。”
记者随后在附近的几家餐馆走访,看到打包带走的现象屡见不鲜,所有餐馆都备有打包袋、打包盒。一名中餐馆老板告诉记者,以前有些人碍于面子,觉得打包小里小气,现在大家的观念完全改变了,亲朋好友来店里聚餐,总会自觉将剩菜打包走,而他们有时候看到客人餐桌上有剩余的菜时,也会询问一下客户是否需要打包带走,并且会给客人提供免费的打包盒。
“光盘行动”获点赞
对于“光盘行动”的大力推行,市民们是如何看待的呢?记者采访了多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不约而同得对此行动点赞,同时也提出了建议。
“如果饭店的饭菜可以区分成大份和小份,既可以杜绝浪费又能满足大家多品尝几道菜的愿望。”市民刘女士表示,在成都某火锅店就能点半份菜,感觉非常人性化,希望广元餐馆也能推广。
李先生夫妇人缘好,经常和同事朋友在餐馆吃饭,他说:“我们和朋友吃饭都是按需点菜,点的食物要么吃完要么打包,绝对不会浪费。浪费粮食不就是在浪费自己的钱吗,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啊。现在打包都成习惯了,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对于少部分无法做到用餐自觉管理的市民,李先生建议普通餐馆如果能像自助餐厅一样以奖励或者处罚的方式对客人进行监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吃完这餐一点都不剩,餐厅能否鼓励适当打折或是赠送饮料。如果这餐剩余较多,餐厅是否能小额处罚,不再纵容浪费的现象产生。”李先生说,自从国家倡导“光盘行动”以来,“吃不完兜着走”慢慢成了常态,不再是一件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事,现在身边的人一致认为“光盘”、打包是一件光荣的事,浪费才可耻。
新闻推荐
利州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黄亮正在给市民办理图书馆借阅卡本报记者张园文/图“只需要登记姓名和联系方式,就可以免费办理借...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