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本报记者郭桂花文·图
7时,厂领导班子会;7时30分,部门、车间小组长和小组工人班前培训会;8时,各就各位,车间机器轰鸣,繁忙一片;9时30分,两辆大货车已满载货箱,等候车辆消毒后出发……这是2月2日上午,利州区大石工业园区鑫盛纸塑有限公司春节后第一天复工的状态。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未解除的情况下,如此紧张有序的生产节奏背后,这个年产值1.3亿元的纸塑公司如何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生产运行?记者进行了探访。
复工前:及时宣传+轮番排查
“昨天省市关于企业自行复工复产的通知一出,我们根据相关要求和准备情况,立即投入‘战时’状态。”鑫盛纸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翔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塑料纸杯、纸碗以及注塑餐盒等,供给部队和医院。受疫情影响,目前各地物资储备紧张,公司决定尽快复工复产。
从公司的复产申请和各类台账中,记者了解到,公司首先对假期员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进行了防疫知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以及严格的健康排查。
复工后:无死角消杀+持续检测监督
在厂区的操作车间,记者看到多台注塑机器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工位上有条不紊。
测体温,登记,进消毒间,口罩、帽子、工服全副武装的工人刘国燕说,她每天都这样开始一天的工作,因为厂子的健康防护让她放心。
目前公司已有39台注塑机投入复工生产,127名工人到岗,每天可生产3000余箱注塑产品。公司已接到全国范围内的80余个订单,开通2个物流平台,9辆大货车往返运送货物,最大程度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物资供应。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利州区已有6家企业按复工相关文件要求复工复产,近期,将有60家企业陆续准备复工。这期间,该区将严格实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相关部门也将落实专人进行现场验收,指导企业做好应急预案,在进行健康排查、台账建立、防疫培训、口罩等物资储备的同时,科学安排生产,以提供更多民生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华忠)“国家有难,我想带头做点事。”1月31日下午,广元市89岁高龄的离休干部李国君,将一个装有5000元的红色信封...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