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陈绍海 记者 侯静)为了让“小农水”可持续的发挥大效益,旺苍县建立“灌区管理委员会+用水协会+村委会”的管护制度,由村民用水小组选出“塘主”实施常态化管理。“塘主制”在创新小农水管理维护机制的同时,也激发村民参与“治水”的积极性,实现“民建、民管、民受益”。近日,旺苍县水务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县“小农水”建设采取“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办法,在小农水项目实施区先改制,后建设,山平塘、蓄水池建设和管护责任都落实到人头。
旺苍县嘉川镇群力村村主任昝加志介绍,该村为2012年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村,全村已完成的山平塘整治7口,新建水池20口和6公里渠道建设。“甘露塘”建于1985年,年久失修,去年12月,该村启动“小农水”改造,“塘主”郝学跃组织30户村民通过“一事一议”,带领村民筹资、投劳,今年3月建成投用。
张华镇松浪村去年12月计划新建蓄水池3口,扩建加固山平塘1口,新建排灌渠系4公里,除国家补助95.07万元外,还需要群众集资37.92万元。村主任伍凯说,“通过‘一事一议\’,这些钱群众很快就集齐了。
目前,旺苍县共有631名“塘主”。据统计,去年全县“小农水”项目建设实现新增灌溉面积3.1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00.7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824.72万元,受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77元。
新闻推荐
旺苍县农民住居改善率达81%,优美示范村达22个——□向仕新陈绍海本报记者徐凯2013年12月25日中午,旺苍县木门镇柳树村木门寺社区居民何菊莲到新房边的菜地里采摘蔬菜,“现在新房修到一起,每家有一块...
旺苍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旺苍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