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爱心水果》获省第二届残疾人艺术节优秀奖
在第三届省特奥会上获得“五金”的选手
劳动技能训练——田间管理
生活技能训练——进银行
运动锻炼
(紧接A1版)
“教好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书写一段传奇”,旺苍特校教师用生动地教学实践实现着教师“传递大爱,助力成长,成就自我”的工作目标。
爱如春风,复苏冰封心灵关心孩子也关心陪读家长让他们随爱一起阳光成长
“爱,是人生的主题,更是教育的主题。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耳不能听、有眼看不见、有嘴不能语,更有甚者,智力永远停留在两三岁幼童的水平,内心的创伤和痛苦让他们比正常孩子更渴望得到爱,更需要爱的抚慰。”这是特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认知。
特校的孩子大多数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年龄也参差不齐,大的二十好几,小的才五六岁,自理能力差,在校每月寄宿三周,放一周假。为此,学校24小时值班制度应运而生,老师们既要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负责孩子们的衣食住行。
旺苍特校教师做到了“对残障儿童有爱心,备课上课要精心,教育教学要耐心,监护学生要细心”的工作标准,教学过程中就连一个简单的生活技能也要反复训练百余遍,直到学生学会为止。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默默奉献的教师团队。学校里的27名教职工,每一个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爱的教育。他们甘于清贫,乐于奉献,默默无闻,用自己的爱呵护花朵茁壮成长。
教师们不仅是课堂上的指导者,还是课堂下的朋友,更是生活中的保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用品,哪怕是一件衣物、一支笔、一张纸,教师们都要手把手地教他们整理。刚进校的小学生,不会整理、换洗床铺衣物,寝室又乱又脏,个人卫生更不用说,常常是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教师们一个一个地教,一次、两次、三次、多次反复教,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把自己的物品、教室、宿舍打扫得干净整洁。
“遇到学生生病、病情严重时,我们还要到医院陪学生输液,直到深夜两三点。”李老师说,“工作虽然辛苦,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学校不仅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定期开启陪读家长论坛,帮助30余位陪读家长树立终身陪护理念,培养终生陪护能力。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默默奉献的教师队伍,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在放飞青春激情的年轻岁月里,艰难地用残存的身体和智慧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他们跟着老师学画画、学跳舞、学剪纸,他们用毅力和坚强,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正一步一步艰难地实现着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
爱是责任,耕耘从未停歇定制“特色德育套餐”让孩子学会“创造未来”
“我的生活,我做主。”在旺苍特校教学楼一楼的楼道文化中,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该校学生们在参加“用一元钱坐一次公交车”“用一元钱买一个冰棍”等活动精彩瞬间,学生们通过特色的活动认识到怎样使用“一元钱”。
二楼的楼道文化展示“我的榜样”,有学习之星、运动之星等,通过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们增强自信,努力生活与学习。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远。”三楼的励志名言时时鼓舞着学生们,“笑容、优雅、自信是最大的精神财富。”
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已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该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又一个主要平台。
“学校开设绘画、剪纸、手工制作、刺绣、球类、田径、器乐、社会实践等技能型课程,力求让学生不但能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更能提升生活能力,为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学校教导主任这样介绍。
“我们在实践园里学会了种植玉米!”“我们在手工室内学会了剪纸。”学生们灿烂的笑颜,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学校结合实际,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特色德育套餐”,通过组织德育工作大讲堂,开展主题班队会大比武,将德育活动与学生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康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们实现生活知识、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的掌握,更让学生们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感恩自强,有信心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爱是担当,携手不忘初心走内涵特色发展之路力创一流特教名校
“自强不息、超越自我”,这是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精神宗旨。翻开该校的荣誉簿,可以充分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据了解,仅2017年,该校共开展教师见面课、汇报课、优质课50余堂,学校课题“农村培智学校家长陪读研究”初见成效,县级课题“孤独症儿童不良行为应对策略研究”已近尾声,编辑完成《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指导手册》,实施微课题研究30余个,学校教师有十余人次论文发表交流和获奖。
2011年,该校学生代表广元市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残奥会获得1金3银5铜的优异成绩;2014年参加四川省第三届特奥会取得五金的好成绩;2015年该校三名学生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第六届特奥会分别获得男子篮球冠军、M09级个人赛冠军;2017年,聋人柔力球队代表四川参加全国首届聋人柔力球交流赛获得集体固定套路二等奖、个人自选套路第三名。音乐剧《爱心水果》、话剧《灰姑娘》、《美丽的行走》、《爱有天意》分别获省第二届残疾人艺术节优秀奖、市第六届中小学艺术节二等奖、戏剧小品与诗歌朗诵类二等奖、旺苍县学生艺术节特别奖。
学校先后完成三届64名学生的毕业升学工作,其中8名聋生升入大专院校学习;教师个人发展成效显著,先后有7人次获省市赛课等级奖,10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10余人次获四川省第四届、五届特殊教育成果评比一、二、三等奖。
一项项荣誉称号记录着特校人勇敢进取、默默奉献的拼搏历程。真爱无语,挚爱无声。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把崇高的师德、高超的教学艺术渗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把爱的故事默默演绎,享受着从事特殊教育的幸福人生。
“感谢学校老师无私的关爱,我看到孩子一天天的进步,心里很欣慰,我们全家都看到了希望!”学生小李的母亲感激地说。
“爱有天意,携手同行。”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有这样一个梦想:继续从融入入手,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坚持走“五化”、“四到”、“N会”的内涵特色发展之路,闯出县级农村培智教育的一条新路子,努力创建省级特殊教育名校,让残疾孩子同享一片蓝天。
◎学校名片
这是一片放飞理想的沃土,无声中孕育着希望,黑暗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这是一座洒满阳光的校园,传承着普世的文明,播撒着爱的火种;这是一个幸福的世界,残障儿童在这里快乐的成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筹建于2006年,当年9月开始招生,2007年6月以特殊教育中心正式命名挂牌授印,和佰章小学合署办公,2008年更名为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2011年独立成校,2013年3月迁入新校区。学校位于县城西郊马家梁社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现有听障班3(20人)个、培智班8(110人)个,专任教师27人,生活老师4人,是一所集教育、康复训练、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十三五”期间,学校围绕“五园”(菜园、果园、茶园、花园、乐园)模式,打造四川省农村特殊教育名校。
◎校长寄语
“抬起头来走路,挺直腰杆做人”。特殊教育人要正视社会的偏见,携全社会各界之手,努力用无穷的智慧和无私的大爱,为残疾孩子铺就了一条自立、自强的“融入”之路,让“折翼天使”重新展翅,翱翔在蓝天之上。
——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曾四芳
◎教师心路
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慢慢走我闻到了花香,原来路上还有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了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教育特殊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他们一起走过他们的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贴近心灵,他们将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我们又何妨放慢脚步,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摘自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老师手记
新闻推荐
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工作实效,本着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理念,我单位作出以下郑重承诺:一...
旺苍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旺苍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