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荣欢 通讯员 黄延佳)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港北区港城镇创新学习形式,深化活动主题,坚持学习在一线进行、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形成、形象在一线树立,以强化学习力带动执行力、创新力提升,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该镇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投身征地拆迁工作、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一线,延伸学习链条,在实践中进一步提炼工作经验和方法,锤炼工作作风。该镇先后开展了“五获全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下一步怎么办?”大讨论和“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听民意”等活动,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据统计,全镇党员干部开展调研110人(次),共走访企业30家,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47条,形成各类调研报告20余篇,为港城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该镇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一线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把问题在一线解决。建好一条平坦进屯大路,是该镇石寨村独寨屯村民强烈愿望,但是修路资金问题难以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该镇党委成员多次深入村屯调研后,提出了两条筹集资金的渠道:一是发动经济能人捐款,二是村民集资。采取了这两大办法后,资金仍然存在有缺口,该镇党委又为该屯争取了“一事一议”财政拨款,并争取交通部门的专项拨款。今年10月底,独寨屯1.1公里长的进屯水泥路顺利完工。针对在一线学习调研时企业反映的技改资金难问题,该镇努力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资金9200多万元,支持芭田生态、双丰化肥、杰新香料和峡山水泥厂等企业进行技改、扩建工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今年以来,该镇抓住自治区建设“西江经济带”、贵港市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贵梧高速公路和南广铁路贯穿全镇等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调研,在一线统一思想,在一线完善思路,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本镇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思路和工作良策。提出了规划建设“两带两区”,即:沿江工业示范带、沿路工业示范带、东郊物流集散区、港口新区,开发建立“四大农业基地”和“五大专业市场”,即: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园林花卉基地;煤炭交易市场、木材专业市场、建材综合交易市场、大型家具生产、批发专业市场、机动车专业交易市场。这些在一线经过调查研究后作出的发展思路,为该镇今后的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该镇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根扎在一线,与群众接触、与民情接触,不断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今年以来,该镇筹资750多万元,建成棉村、旺岭村、平富村、龙井村等10个村的15条屯级水泥路共23多公里,投资47万元建成平富村3公里的水利三面光工程;投资30万元建成麻山村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改水改厕工程1500座,投入129万元建设12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农村沼气池105座,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113户;投资60万元建成镇文化站综合楼。
通过“一线学习法”,该镇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今年1至11月,该镇财税入库达2.6578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2.793亿元的95.2%,同比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27.17亿元,同比增20.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5.64亿元,增长20.63%。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