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智荣 通讯员 区丽森)秋粮刚收获完,记者到港北区采访农民增收情况。港北区委书记徐育东告诉记者,尽管受天气影响,港北秋粮一定程度上减产,但优质稻的广泛种植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使该区大米实现了更多的附加值,成为港北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据粗略统计,今年港北区种植优质稻30万亩,产粮近14万吨,可使该区农民增收1.05亿至1.2亿元。
记者秋收时在港北区庆丰镇、大圩镇两个粮食生产大镇看到,农民刚刚收获的优质稻谷,被等候在田间地头的老板们抢购一空。今年,港北区优质稻种植比2006年增加14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7%。2007年以来,港北区粮食部门多次到广西大学、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农乐公司引进“四好、四高、一强”(米型好、米质好、口感好、销路好,产量高,出米率高、饭率高、销价高,抗病虫力强)的马坝银粘、九七香、油粘8号等优质稻品种推广种植。今年,优质稻的收购价格是每斤1.97元,普通稻是每斤1.65元,以此计算,该区农民种植优质稻比普通稻每亩增收350~400元,2011年种植优质稻30万亩,大米产量13.95万吨,实现农民增收1.05~1.2亿元。
种植优质稻的农民“腰包”能够很快鼓起来,还得益于港北区粮食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品牌战略的实施,为该区优质大米增加了更多附加值。
港北区区长韦庆强告诉记者,为了使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港北区把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作为粮食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实施粮食品牌战略,提高品牌效应。目前,港北区粮食加工业上规模的企业由2007年的17家发展到2011年的27家,是贵港市粮食加工企业最多的县区,年粮食加工能力达36万吨,今年1至11月加工粮食达18万吨,产值达4.52亿元。由于辖区粮食加工企业多,粮食需求大,从而拉动粮价,实现了农民二次增收。同一粮食品种,港北区收购价比全区各地高100元/吨。粮食精深加工又提高了附加值,一般增值为150元/吨,该区加工18万吨,粮食加工企业获利润2700万元。以上两项,该区农民增收3450万元。
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种粮有利可图,很多农民租赁土地,成为专业的优质稻种植大户。据港北粮食部门统计,仅该区庆丰、大圩、港城三个乡镇,就有种粮大户1500多户。庆丰镇高桥村下坡屯种粮大户黄伟飞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水田130亩种植优质稻,除去成本,净赚15万元。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