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少年壮志不言愁 科技创新争一流

来源:贵港日报 2011-12-11 05:40   https://www.yybnet.net/

韦思琦示范“医护翘翘板”的使用方法。本报记者杜媚

听说贵港市有一名中学生在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时,记者眼前很自然地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个老气横秋的男孩,戴着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手中捧着一枚奖牌和一本红色的证书……

然而,当记者来到港北区大圩一中采访这名获奖的中学生时,却着实大吃了一惊。“小小发明家”竟然是个女孩,而且是个漂亮、开朗的小女孩——柔顺的黑发,清秀的脸庞,一双大眼睛骨碌碌地转动着,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调皮、机灵和可爱。这个女孩名叫韦思琦,她发明的获奖作品叫“医护翘翘板”。

小发明夺得大奖项

“医护翘翘板”是结合人体构造特点,运用材料学原理、力学原理而制作的一种专门的医护器材。护理人员借助“医护翘翘板”,可以轻松自如地托起被护理人员的臀部,使其达到使用便盆解手的目的。“医护翘翘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减轻了被护理人的精神和心理负担。

说起来很复杂的“医护翘翘板”,看起来却非常简单,其构造就是在三角形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各焊接一块钢板,像是一个缩小的翘翘板。正是这个让人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作品,在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评时,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关注。评委们一致认为,“医护翘翘板”虽然简单,但很实用,而且可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此,评委还专门致电贵港参赛队的领队,建议发明者尽快申请专利,确保知识产权不被人侵犯。

在采访中,韦思琦拿起自己发明创造的“医护翘翘板”,一边熟练地示范其使用方法,一边详细地向记者介绍“医护翘翘板”的发明经过。这件作品主要是根据力学原理来进行创造的,创作过程比较顺利,从构思、动工、改善到成功,前后大约花了两个月时间。支点和力臂是作品的主要元素,在整个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力臂长短和支点移动始终是问题的焦点。“力臂长省力,但占据的空间大,并需要专人操纵,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韦思琦把自己的顾虑与辅导员老师商量后,很快得出结论:一、缩短力臂,减少工具占用空间;二、固定支点,以确保作品的稳定性。刚开始的时候,她用纸板尝试着创作模型——以三角形支架的顶端为支点,在上面架设一块长方形面板,面板的中点刚好位于支点上。模型做出来后,才发现固定的三角架无法调节高度。高度调节是“医护翘翘板”创作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韦思琦和辅导员四个人冥思苦想了一个多星期,仍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有一天放学后,师生四人不约而同又来到实验室,大家无精打采地看着被风吹得一开一合的门,忽然有人喊道:“合页!”于是,他们用类似合页的方式设计出一个活动的三角架——调节高度的难题终于解决了。“现在,‘医护翘翘板\’的起翘效果特别好,可以根据木板床和弹簧床的软硬度,调节出与便盆相同的高度!”韦思琦说,她的预期效果是“避免卧病在床的患者解手时大幅度的动作,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医护翘翘板”经过改善之后,完全达到了这一目的。

夺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过程,是个充满刺激和挑战的过程。“医护翘翘板”只是作为参赛作品,为韦思琦叩开了大赛的大门。进入大赛的大门后,还有重重关卡,使参赛选手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综合能力测试。“我很喜欢这种测试,因为它能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韦思琦对参赛中的综合能力测试回味无穷。据了解,综合能力测试的第一关为素质测评,是一项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测试;第二关为技能测试,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使用主办方提供的器材,设计出一个模型;第三关为封闭问辩,全日分6个问辩时间段,评委随时到参赛选手独立的空间与选手面对面进行问辩。“先后有7位评委到我房间进行问辩,每位评委都是微笑着走出去的!”韦思琦回忆说。这让原本就信心十足的她看到了夺冠的希望,在问辩中自然是越战越勇,最终如愿夺取了一等奖。

成功并非出于偶然

对于韦思琦能成功发明“医护翘翘板”,她的父母把其归因于孩子的爱心。有一年春节,韦思琦回老家探望奶奶时,看到70岁的奶奶十分艰难地扶长期卧病在床的曾祖母解手,她马上想到要利用自己刚学习过的力学原理知识来减轻奶奶的护理工作。从此,她在脑海里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三角形和杠杆组合做成一个稳定、省力的医疗器具,协助卧病在床的患者解手?借助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春风,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如果说是女孩子的爱心让韦思琦攀上了全国一等奖的高峰,平时的细心则为她奠定了走向发明创造之路的基础。韦思琦上初中后,一直担任学校的旗手。每次升旗,旗手将国旗绑上旗杆

时,常常会出现国旗拖地的尴尬情形。细心的韦思琦开始思索,如何才能避免这一尴尬呢?很快,“便捷升旗套”就在她的小脑袋里形成,并在她灵巧的双手中诞生了。“便捷升旗套”可以减免旗手捆绑旗杆等复杂程序,荣获2010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除了爱心和细心,韦思琦还非常有耐心,这也是让她在科技创新上崭露头角的因素之一。2009年,刚上初一的韦思琦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其他两名同学深入港北区奇石乡进行DV摄影,就连串速丰桉是否对土壤有破坏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经过两个月的摄影取证,三个小伙伴制作的DV作品《人工种植速丰桉对土质以及环境的影响》参加了当年的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二等奖,该作品还荣获广西“爱科学月”活动一等奖。

在父母的眼中,韦思琦从小就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她从小就喜欢拼装东西,好好的玩具全给拆成一堆零件,有些玩具拆了她能复原,但大部分都是拆了就散了!”韦思琦的爸爸说,“我们从来没有为此责怪过她!”由于父母的“纵容”,韦思琦更加“变本加厉”,从拆自己的小玩具,到拆装家里的闹钟……当然,她也经常能利用一些零碎的小配件,为自己组装一些简易的小玩具,比如她用橡皮筋做成的回力车,就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在大家的羡慕和赞叹声中,韦思琦一步步向“小小发明家”的道路迈进。

家长的宽容,成全了一个“小小发明家”。学校的鼓励和支持,则让孩子的创造发明走出了贵港,走出了广西,走向了全国。港北区大圩一中校长覃秋明说,虽然大圩一中是一所乡镇初中,学校经费也比较紧张,但是每年都坚持拨出专款、挑选专人支持学生搞发明创造。“由于经费有限,我们鼓励学生从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处理身边的问题出发去寻找灵感,激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花小钱办有意义的事情的目的。”覃秋明说。韦思琦夺得全国大奖,作为坚强后盾的大圩一中功不可没,当然,也离不开该校科技小组覃秋虹、万伟坚和廖小莲三位辅导员辛勤浇灌的汗水。

记者从市科协获悉,贵港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每年都有新进步,取得新成绩。今年,贵港市共有8个项目和作品荣获全国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其中港北区大圩一中选送的“医护翘翘板”作品获全国中学生项目一等奖,并荣获广东科技中心专项奖,摘取了大赛的最高奖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发明家,只要你细心地发现问题,努力地去解决问题,你就是一个发明家!”市科协的工作人员希望通过韦思琦获奖的事例,鼓励全市青少年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这一前途无量的事业中来。

新闻推荐

扶贫建路使7.5万多群众告别行路难题——2011年贵港市为民办实事工程系列报道之四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少年壮志不言愁 科技创新争一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