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医改:让老百姓得实惠——来自覃塘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

来源:贵港日报 2011-12-05 19: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何新祥  通讯员  覃伟  覃浩天  张祖云

看病贵、看病难,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然而,在覃塘区,随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这个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医改,为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惠。

医疗有保障

过去,由于家庭收入有限,小病“硬”撑、大病“死”扛,成为很多农民无奈的选择。如今,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农民看病能报销,有了病不再“硬”撑“死”扛了。

五里镇东流村甘文静今年2月查出鼻咽癌后,立即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14.8万元,新农合给他报销费用5万元。他很激动:“多亏了新农合,不然我哪里有这么多钱来治病!”

覃塘镇谷罗村梁少树今年8月在覃塘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肺癌,8天共用去医药费2.6万元,新农合按规定给他报销医药费2.2万元,报销比例高达84.6%。

覃塘区卫生局局长李晓华说,这只是新农合给农民带来实惠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区有50.4821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23%。今年1月至10月,全区参合农民住院治病25912人次,获报销医疗费4729.7万元。

治病不再贵

“住院治疗7天,没想到药费只有169元。”最近从三里镇卫生院回来的龚丽芬,说起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的惠民政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10月,龚丽芬在三里镇卫生院留医7天,共用去医药费280多元,而今年也因同样的病住院留医7天,用的药与去年差不多,因为实行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医药费却降低了四成。

东龙镇东龙村农民李柏新是肺炎“老病号”,每年都到本镇卫生院住院治疗,今年11月到镇卫生院留医10天,药费比医改前的去年8月份降了400元。

据介绍,从2010年12月15日开始,覃塘区9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今年1至10月,该区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收入仅1020万元,同比下降了31.3%,明显减轻了基层老百姓的药费负担。

看病不再难

过去,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差,医疗技术低,老百姓只好舍近求远,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挤,于是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医院冷冷清清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覃塘区委、区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改善就医环境。5年来,该区投入7110万元,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CT、利普切无创伤综合治疗仪等现代医疗设备增长3.3倍,医务用房面积扩大1.4倍。同时,选送基层医务人员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和到贵港市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还就地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现在,乡镇卫生院无论功能设备还是诊疗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今年10月30日,樟木乡良古村李志珍到樟木中心卫生院看病时,被诊断出患了“左侧股骨头结血性坏死”的病,当即住院治疗。医生为他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留医20天后就康复出院,只花去治疗费1.6万元。该院副院长黄贵敏说,如果到大医院治疗,费用至少也要5万元。李志珍出院后感慨良多:“乡镇卫生院离家近,治疗方便,价格便宜,在当地能治好的病,就不要去外地治疗,免得增加麻烦,加重负担。”

三里镇卫生院副院长潘家善说,随着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病首先到本地医院就近治疗,不再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今年前10个月,三里镇卫生院门诊人数、住院人数分别增长20.3%和25.6%。

新闻推荐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兴村惠民——2011年贵港市为民办实事工程系列报道之三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感冒期间不能献血2011-12-08 19:26
猜你喜欢:
评论:(医改:让老百姓得实惠——来自覃塘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