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星桦
平坦的水泥路,清澈的山泉水……近日,记者在覃塘区覃塘镇六务村看到的新气象。这是与中国黄金集团贵港市金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金地公司近年来积极扶持六务村建设各项公共设施,扶持资金累计达160多万元。
引得清泉来村民齐欢欣
该村9队、10队的600多位村民一直都以地表水为饮用水,由于龙头山私采金矿行为破坏了环境,污染了地表水,村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9队村民张树新说:“早上烧的开水,下午就发出了臭腥味,底部还有厚厚的一层白色沉淀,让人难以下咽。”9队的村民曾从山上引来泉水,但后来泉水干涸了,村民只能无奈地继续饮用地表水。去年,金地公司帮助村民在平天山林场上找到了完全符合饮用标准的泉水后,又主动赞助5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6.5公里的引水主管道,把泉水引到六务村,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题。9、10队村民无需任何经济负担,家家户户都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
正在厨房里做晚饭的张树新说:“喝着金地公司引来山泉水,我们甜到了心坎上!”张树新一边说,一边拿起勺子从龙头接了半勺泉水,十分享受地喝起来。
去年12月23日,大家喝上甘甜的泉水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村支书吴木强的带领下,敲锣打鼓来到该公司,送上锦旗和感谢信,感谢该公司帮助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该村银山片的群众也在金地公司的帮助下,用上了自来水。
据统计,如今该村98%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喝上了放心水。
修建便民路群众频喝彩
以前,六务村9队村民出行靠的是一条600多米的泥路。“晴天,灰尘滚滚落满身;雨天,泥浆四溅沾满脚。”村民吴汉强对以前的泥路印象十分深刻。落后的交通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修建水泥路迫在眉睫。
去年,该队申请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解决了部分修路资金,尚缺资金10万元。得知村民修路资金困难的消息后,该公司立刻捐助10万元,帮助9队填补了资金缺口。去年8月15日该队屯道开工,当月25日工程竣工。从此,该队近300名村民告别了出行难的历史。
该村17、18队群众修筑河堤、修复水毁道路也得到了金地公司的经济支持。该村主任庞志军表示,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金地公司的热情帮助下,村里掀起了修建水泥路的热潮。目前,六务村实现了“屯屯通水泥路”。采访中,记者看到该村境内,条条银龙穿村过垌,往来车辆疾驰而过。
重修山塘水坝恢复农田灌溉
在9队后山上有一座小型水库,主要为9队、10队的300多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但由于年久失修,坝体渗漏严重,完全失去了灌溉的功能。10队队长吴国平告诉记者,十几年来,村民一直盼望修复水库,以解决生产用水难题,无奈资金匮乏,无法付之行动。
金地公司了解情况后,投入经费对大坝进行了防渗、加固、清淤。2011年7月底,工程竣工后,水库重新恢复了蓄水功能,并在当年下半年就发挥了灌溉抗旱的作用。吴国平笑眯眯地说,“守着无水水库,看着庄稼旱死”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水阀一扭,水流滚滚,庄稼喝饱。
另外,金地公司的“用工当地化”政策,让村中28名村民洗脚上田到公司上班了。部分的村民还依靠承包公司运输业务和工程建设项目,逐渐走向富裕。同时,村里通过发展香葱、胡萝卜、木瓜等特色种植,增加收入。据统计,去年六务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记者在六务村看到,村里楼房林立,冰箱、消毒柜、液晶电视机、电脑、热水器、皮沙发已经进入了村民家中。
知恩图报助推企业发展
对于该公司的无私支持,六务村村民投桃报李。
村民自觉维护开采秩序。为保证金矿的开采秩序,该村干部积极配合金地公司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群众明白金矿是国有资源,偷挖、私采等行为都是违法的。为该公司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主动提供土地,解决企业用地难题。矿产开采产生的尾矿处理,是个大难题。该公司经过探索,总结出了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建立一个水资源循环使用、无废水排放、无渗漏环保型的尾矿库。但是建立这样一个尾矿库,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到哪里去找?村民纷纷表示愿意把后山葛麻冲的山地征用给该公司建立尾矿库。经过努力,目前金地公司已投资3300万元建成可使用10多年的环保型尾矿库,并于2011年12月27日正式启用。尾矿库的顺利建成,解决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为该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群众的鼎力相助,金地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业绩不断攀升。到2011年底,该公司生产规模比成立之初扩大了一倍,资产总值、利润总额翻了两番,4年累计纳税15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