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星桦 实习生 庞雨圆
覃塘区大岭乡江兴村群众自发集资、投工投劳兴建三面光水渠,平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开展……春回大地,贵港市各地群众兴修水利热情高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好用水准备。
群众热情高捐资又投劳
2月16日早上,冒着呼呼寒风,记者来到港北区港城镇樟村,只见田野里新建的三面光渠道已基本完工。该村主任韦颂荣告诉记者,工程一期投资54万元,硬化渠道4000多米。在水渠的上游,一口已建起了安全护栏的池塘吸引了记者的眼光。
韦颂荣告诉记者,村里池塘少,生产用水都是来自达开水库,水库停止供水的时候,淋菜、播种用水都很困难。为了蓄水以解决日常的用水困难,群众主动集资4万多元,投工投劳对这口面积900多平方米的池塘进行清淤、夯筑边坡,为了安全,又在四周竖起了铁栅栏。
在覃塘区大岭乡江兴村,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也非常高涨。该村主任李寿双表示,村里的农田用水主要是从郁江里抽取,原来的渠道没有硬化,抽水时渗漏、浪费严重。看到这种情况,群众便自发捐资12万元,把原来2.0公里的水渠建成三面光水渠。到2月14日,已建成三面光水渠1.5公里,其余的也将在近期内完工。工程完工后,可解决近400亩水田的用水难题。
水库维修有序展开
2月14日下午,在覃塘区平龙水库除险加固现场,铲车、钩机、后驱车穿梭来往,忙个不停,工人们正各司其职,除险加固工作有序开展。
平龙水库管委会副主任韦善委表示,整个项目总投资7997万元,为了保证工期,不影响水库蓄水,备战春耕,水库管委会和施工方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克服雨水多带来的不利影响,各个工段全面铺开,保证了施工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到目前,整个工程已经完成投资1500多万元,预计在3月底开始蓄水,以保障灌区10多万亩水田的春耕用水。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坝坝体水下部分已浇筑了部分混凝土,坝顶上,工人们正在钻孔灌浆;溢洪道里,旧有的混凝土已经爆破拆除,准备重新硬化建设。来到一号副坝,记者看到,工人们一边进行钻孔灌浆,一边在安装搅拌站,准备对坝体硬化。
除此之外,贵港市其它水库除险加固、灌渠硬化、山塘水库清淤维修等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2月14日早上,记者来到覃塘区大岭乡金沙村鸡头屯,该屯的池塘清淤工程正在开展。池塘内的淤泥已经被挖掘机掏空,堆积在岸边,池塘的边坡已经砌好了青石,观光的凉亭已经打好了基础。工程完工后,可解决周边200多亩水田以及居民的日常用水难题。
财政投资大农民受益多
2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港南区桥圩镇长塘村,看到该村的电灌站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来到施工现场,一个硕大的圆形蓄水池已经矗立在流经该村的河边,工人们正在安装模板,准备浇筑蓄水池顶部的混凝土。在蓄水池的上方,准备重新硬化的水渠,已经进行了清淤,只等砌上水泥砖,抹上水泥。
该村支书刘有健表示,旧的电灌站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上世纪90年中期又重新翻修,如今渠道日益老化,渗漏严重。鉴于旧有的电机房曾在洪水来临时被淹过顶,所以现在要重新建设电机房,把电动机、抽水泵安装在更高的位置,渠道也要重新硬化。刘有健表示,该村大部分及附近村3000多亩农田,都是靠这个电灌站供水,所以电灌站的重新维修意义非凡。目前,整个重建工程共投资46万元,全部由上级投资。
在覃塘区大岭乡,由上级财政投资400多万元的下棍电灌站渠道三面光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工程完工后,可解决该乡互合村、龙马村一带的农田用水难题。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2011年至2012年度,全市共开展冬春水利建设项目324项,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计划投资7.1亿元。主要涉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江河堤防、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及渠道防渗、水毁修复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地方面上冬修水利建设工程等。到2月10日,已经完成中央和自治区投资项目5.98亿元,占计划的84.25%,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1.85万亩,直接受益群众40多万人。
与此同时,贵港市各级政府和群众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建设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到目前,贵港市各级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开展水利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各地的水利灌溉条件,为春耕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