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瑞福
日前,记者就处置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法律依据问题,对市法制办公室主任吴华灵进行了专访。
这是一个案例:在1996年至2010年3月,被告人姜某某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其开荒使用的位于港北区贵城三合村白凹窝的10.98亩土地以宅基地的形式倒卖给张某等人,非法卖得人民币71.48万元。被告人姜某某所倒卖的土地原属于港北区贵城三合村委员会土地,原地类为农用地,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转为建设用地并征收为国有,2007年由贵港市人民政府划拨给贵港市土地储备中心作为白凹窝商住小区储备建设用地,并于2007年7月31日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姜某某因涉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于2010年12月13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4日被逮捕。
记者:目前贵港市中心城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相当的严重,有关部门也采取措施加大了依法打击的力度。上面这个案例中的当事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吴华灵:该案例中被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了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未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使用土地的属于违法用地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行为属于违法建设行为。
记者:面对屡禁不止的“双违”现象,作为负责任的政府,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是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的,请您谈一谈打击“双违”有哪些重要意义?
吴华灵:当前,贵港市中心城区“双违”现象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已成为城市健康肌体的毒瘤,因此,必须加大打击“双违”的力度,有效地遏制“双违”蔓延的势头。打击“双违”是维护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秩序的需要;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确保项目建设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维护党委和政府威信的需要。
记者:由于贵港市历史以来形成了大量的居民自建房,随着打击“双违”的力度不断推向深入,广大市民也比较关心自己的房子是不是也属于被拆除的范围。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这方面的情况。
吴华灵:2011年12月8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市中心城区违法用地、违法建筑问题的通告》,《通告》为减少群众的损失,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关注民生”的理念,按照“规划建设到哪
里,拆除违法建筑到哪里”的原则,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对市中心城区的违法建筑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分类进行处理:
1、1996年12月31日前建成,但因历史原因没有取得“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简称“三证”)的房屋,视为世居屋,征收时参照证件齐全房屋的征收补偿安置标准给予全额补偿。
2、1997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建成但没有“三证”的房屋,按征收时房屋建筑成本评估价的90%给予补助。
3、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建成但没有“三证”的房屋,按征收时房屋的建筑成本评估价的80%给予补助。
4、2010年4月1日后建成但没有“三证”的房屋,先进行登记,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处理。
5、自通告公布之日起,对顶风抢建的“双违”建筑,一律拆除,发现一起、拆除一起,不给予任何补偿,并严厉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法律依据和执法原则有哪些?
吴华灵: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
执法原则是依法依规、公平公开的原则,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原则,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带头的原则,尊重事实、减少损失的原则,主动拆除有奖、顽固抵抗严处的原则,既要严格执法、又要以人为本,“拆、建、管”并举的原则。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害人害己,作为贵港市市民的一员,我们要人人自律,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美丽的荷城,一个温馨的家。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