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是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的决策部署,对于保持贵港市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贵港市农民收入持续高位增长,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达16.0%,增幅连续三年排名全区前列。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全市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这些为贵港市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必须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为基础。旱涝灾害重,一直是贵港市农业的心腹大患,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必须大规模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搞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不断夯实贵港市农业发展的基础。
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必须以发展和培育产业化经营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龙头。产业化经营企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大力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种养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形成一批种植、养殖基地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屯。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保鲜、贮藏、配送等设施建设,使农民在农产品销售、加工、转化增值中提高收益。
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必须以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要大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菜篮子”工程,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载体,做大做强优质谷、糖蔗、生猪、水产品、林板化工等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水平,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必须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保障。要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流转平台,支持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着力引进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必须以抓好劳务培训服务、促进劳务经济提质增效为支撑。要突出抓好市、县、乡三级培训网络建设,鼓励社会资源和企业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形成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职业技能培训格局;健全劳务输出工作网络,组织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外出务工;大力推动贵港市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创业。
农业兴则百业旺,农民富则万事通,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足轻重。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农业“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努力在加强农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增进农民福址的宏伟事业中取得新成绩、作出新贡献,推动贵港市农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