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年轻人“六亲不认”的尴尬

来源:贵港日报 2013-02-24 17:58   https://www.yybnet.net/

主帖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在假期中就中国当代民众对亲属关系称谓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成以上的年轻人都用“叔叔、阿姨”此类模糊的称呼代替了“表叔、堂姨”等具体指向的亲戚称谓。

讲究宗亲关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的一种习俗。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对传统亲属称谓“堂表不分”,甚至“六亲不认”,究其原因,一是独生子女对传统亲属称谓的了解缺失。因为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兄弟姐妹越来越少,晚辈中自然就没有了侄女、侄子等各种亲属关系群体,自然就会少了许多亲人,比如,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等。

二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向往城市生活,返乡探亲的时间相对少了,有的甚至多年才回一次家乡探亲访友,由于缺少联系、沟通和交流,互相间就会缺乏了解,这可说是导致宗亲关系淡化的重要原因。

三是由于部分独生子女心理上的特异性。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这颗“独苗”身上,有些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还错误地把恶作剧当成孩子聪明能干的表现而大加赞赏。这种过分的宠爱,只会使独生子女是非不分,不懂得用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除了学习、完成作业之外,不会做其他任何事情,不会主动去接触外界,与人沟通交流。这样的孩子,又怎会懂得正确的亲属称谓呢?

虽说大学教授也会遇到不知卫生间的门在哪里的尴尬,年轻人不懂亲属称谓也不是什么致命的弱点,但最好不要忘记,讲究宗亲关系毕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区区亲属称谓,足可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李东凡)

跟帖

儿子小的时候,每逢走亲戚或亲友串门,我都叮嘱他主动与人打招呼。无奈,他总是怕称呼错了没面子,迟迟不肯开口,等待长辈明确该怎样叫后,才与客人打招呼。这是普通家庭里常见的例子。笔者认为,应该将亲属关系称谓纳入学校教学的范围。(侯宣光)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姻亲关系比较陌生,对亲戚的称谓模糊,有时甚至会叫混、叫乱。这是人情淡了,亲情薄了,说到底是教育的失误。要改变这一局面,我认为应加强亲情教育,使年轻一代有浓厚的亲情之心、孝敬之心,只有这样,对亲戚的称谓才会有清晰的认识。(黄柏雄)

随着时代的变迁,表叔、堂姨之类的称呼势必会逐渐消失,只留给专业人士探究,或供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家族寻根攀亲时使用。模糊的叫法虽然看似欠准确或略显疏远,但只要心诚意真,有时也蛮亲近的,甚至还能在气氛平淡时作为寒暄或打破尴尬局面的话头呢。(于炳绅)

平时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与老家的亲戚朋友往来机会本就不多,一年下来或许就过年能见上一次面。这感觉有点像上学时的历史考试,那些历史人物谁是谁,也就考试时能用到,哪怕记住了,考完马上也忘了。(广舟)

现在很多家长在走亲戚时,总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较,然后不遗余力地去称赞别家孩子的优秀,自家孩子得到的只是责备,“你看人家成绩多好”,“你看人家工作多出色”,“你看人家孩子都多大了,你还没个对象”,七大姑八大姨也会仔细询问一番,“每月能挣多少工资啊?”“谈恋爱没有啊?对象是哪里人?准备什么时候办喜酒啊?”“房子买在什么地方啊?”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感到走亲戚会有一种压力,没有一点成就,还真不敢走亲戚。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留心记住哪个亲戚该怎么称呼啊?(暗夜花香)

我从小就对怎么称呼亲戚格外头疼,都是男的为什么要分叔舅伯?都是女的为什么要叫姨姑婶?每次来个亲戚,我就求救地看着我妈。可是,老公村里全村都是亲戚,都有辈分,阿婆、太婆,阿公、太公、太太公……年轻的可能是阿婆,老的可能是姑姑!搞得我见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太费脑了。(碎叶MM)

今年过年,老公家的亲戚来得全,人一多,这称呼就有点乱,有的称谓甚至到了婆婆也得算算才行的范畴。如:我老公妈妈的弟弟的孩子的孩子管我叫什么?我的孩子管我老公的妈妈的姐姐的孩子叫什么?等等,一整天我都不敢随便开口,怕喊乱了。(爱唠叨的人)

春节拜年最尴尬的一件事情就是认不全亲戚,喊不上称呼。每年亲戚来家里拜年,总会出现很多陌生的面孔,也不知是哪来的七大姑八大姨,只能愣在一边等家人介绍这是你的谁谁谁,然后照着说的称呼喊上一声以示礼貌。借用一下春晚小品的台词:百年都难见一回的亲戚,认不全这事真不赖我!(美丽花朵)

遇到不知如何称呼的亲戚,我都是先以微笑示人,然后热情地招呼“你好”。(萝莉酥酥)

其实,亲戚们也未必了解年轻人的境况。在网络的冲击之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被重新架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年青一代叫不全亲戚,亲戚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问题,这既不赖年轻人,也不赖亲戚,更不应该用“人情冷漠”一棒子打死。现如今,在网络上可以冲陌生人喊“亲”,男性朋友可以随便叫女性朋友“亲爱的”,同事之间也更习惯于用QQ聊天。在生活更加方便的同时,传统的宗族、亲友关系在淡化,这是“现代化”这枚硬币的一体两面,不可能只要这一面而不要那一面。我觉得,这未必不是好事。(光仔)

下期话题: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中称,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的被调查者信任陌生人。您对此有何评论?

联系方式:1.信寄537100贵港市贵港日报周日特刊,信封标明“周日话题”字样。2.发电子邮件至guigang.xq@163.com。3.QQ留言或QQ邮箱,号码:277959605。

新闻推荐

交警支招整治交通“乱象”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年轻人“六亲不认”的尴尬)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