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易舟芹
“我活了几十年,也没见过这么有爱心的人。”“这样孝敬老人的,方圆百里打着灯笼都找不着”……4月9日,在港南区桥圩镇锦垌村村委办公室,当村民得知记者来意后,纷纷围上前来,七嘴八舌地齐夸潘明轩是个有大爱的人。
由于丈夫去世,两个女儿均已出嫁,1982年已64岁的苏庚凤无人照顾,又无经济来源。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潘明轩见到这一情况,同家里人沟通后,毅然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30年如一日,他的爱心得到村民们的称赞。最近,潘明轩被评为2012年度贵港市“和为贵·百孝之子”。
走在锦垌村老屋屯水泥路上,村主任潘德明告诉记者,潘明轩的家就在这条路边,一道篱笆墙围成的院子里两排瓦房相向而立,放眼看去,房间里并没什么值钱的家俱。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潘明轩两个儿子及媳妇都分别到外地打工,把三个孙子留在家里。潘明轩夫妇每天一边忙着农活,一边要照顾孙子,同时还要照顾五保户苏庚凤老人。
2008年以前,苏庚凤老人的房子离潘明轩家较远。为了方便随时照料老人,老人的五保户危房改造审批下来后,潘明轩要求把老人的家安在他家附近。当记者走进苏庚凤老人住的瓦房时,只见墙上挂着洗干净的衣服,房子里的杂物也都整齐堆放着。见有人进房,苏庚凤老人从床上坐起来。当潘明轩问她要不要喝水时,老人却告诉他,房里的两个保温瓶的水一瓶热一瓶凉,可以兑着喝,说着,老人慢慢移下床坐在床边的长条凳上。记者看到,老人从头到脚都包得很暖和。因老人行动不便,床边就一直放着一条长凳、一根棍子和一张椅子。
“要是没有明轩照顾,我都不知道过得怎样啦!”老人今年94岁了,耳朵和眼睛都不怎么好使,但精神很好,讲话条理清晰,很喜欢别人同她聊天。虽然老人有两个女儿,但她的大女儿一年才回来看她一次,小女儿两三个月才回来看她一次。平时都是潘明轩给她送水送饭,端屎端尿,帮她洗衣服,还陪她聊天。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潘明轩与老人并无血缘关系,但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五保老人。1997年,苏庚凤身患重病,潘明轩为老人寻医治病,负担了老人的一切医疗费用。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老人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但潘明轩仍然坚持照顾好老人,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妈一样照顾。当记者问他:“家里人支持你照顾苏庚凤老人吗?”潘明轩憨厚地笑着说:“家里人都支持,我的小孙女还每天抢着去给老人送饭呢。”
“他真是大好人,有爱心,对待苏庚凤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好,这样有孝心和爱心的人,现在很难找了。”锦垌村主任潘德明说。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30年如一日,潘明轩义务赡养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五保老人苏庚凤,用真情温暖了老人的心,为老人营造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