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潘金强)7月21日上午,市委书记王可到港北区庆丰镇调研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他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广工厂化育秧经验,全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提高服务“三农”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稳步增收。
王可来到庆丰镇延塘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中心,认真查看机插水稻自动化育秧的生产流程,详细了解工厂化育秧生产情况。延塘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中心是目前广西最大的高智能钢架构温室育秧工厂,可培育出均匀、健壮、整齐、适应机插的优质秧苗,每年可满足1万亩大田机械栽插标准化秧苗需求,今年早造已成功育秧4300亩。实践表明,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时间,有效提高水稻的抗寒、抗倒、抗病能力,单造亩增稻谷100斤以上,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大米的口感也得到提升,受到农民朋友和商家的欢迎。目前,该中心晚造订单作业量已超3000亩。王可听取介绍后十分高兴,他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在育秧。工厂化育秧的做法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一经验,结合各地实际大力推广。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掌握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育秧工厂要不断扩大育秧规模,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市农机局负责人告诉王可,今年以来,贵港市积极构建工厂化育秧中心这个载体,推进“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通过“代育秧、代种田、代插秧、代收割,统一田间管理”的“四代一统”模式,推广农机订单作业和集约规模经营,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王可对此表示肯定,希望全市各级农业、农机部门积极做好培训、服务工作,主动和专业合作社联系、沟通,切实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大力宣传工厂化育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优点,转变农民群众的观念,让更多农民应用新技术科学种田,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切实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落到实处,为贵港市与全区、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新闻推荐
绝不能以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发展速度王可作重要讲话 李宁波部署工作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