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帖
时下,机动车日益增多,川流不息的车流和行人给中小学生外出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去年暑假期间,我所在的镇发生学生交通事故三起,造成两人轻伤,一人重伤,幸好及时抢救,无人死亡。
有鉴于此,学校与家长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学生暑假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地、快乐地、安全地度过假期。
一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法规及常识教育,使他们增强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及自我保护的防范能力。
二要告诫学生在假期里做到:不要违反交通规则;不要在公路上追逐、放风筝,横穿公路时要看清两头有无车来,不要与机动车抢道;骑自行车的同学不要骑“飞车”逞英雄,不要在公路上横冲直撞;不闯红灯;不要乘坐驾驶员患有安全疾病、酒后或疲劳驾驶的、无驾驶证的、不具备载客准运资格的、人货混装的及超载的车船等;学生外出必须有成年人陪伴。
三是学校应组织老师深入社区、街道及村屯做好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学生所在单位的工会、共青团组织也要关心下一代成长,在假期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莫寿振)
跟帖
目前留在农村的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青壮年人较少,有的家庭只有老人在家管教小孩。暑假期间,学生喜欢到村中鱼塘或小河游泳,溺水死亡时有发生。学生的暑假安全问题困扰着家长和学校。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家长看护好自家的小孩,别让儿童乱跑,学生游泳时要有大人在场。如果是在城区,可让孩子参加暑假兴趣班,学点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武术等,让儿童在娱乐中受益,免得乱跑出事故。(侯宣光)
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群策群力,多管齐下。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学生的安全教育。社会也应配合学校和家庭做好防溺工作。例如,在一些公共区域的湖泊、小溪、河道上,相关职能部门要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政府部门要明确各辖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老师和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们掌握游泳技能,要在学校开设游泳选修课,让孩子们能够在大人的带领下到安全的地方去游泳。(盛会)
现在的河流大多经过挖沙,河下是诸多的深坑和漩涡,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不应在河中游泳玩耍,这是对生命的保护,也是对水源清洁的保护。社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可以游玩的设施和场所,比如体育馆、游泳池等应对学生优惠乃至免费开放,否则,只靠在河边竖立警示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王琦)
去年暑假期间,我老家对面邻居唐某的儿子,在一次同学聚会联欢时,因酒后驾驶摩托车,在回来的路上撞上了路边的障碍物,结果连人带车翻落水沟,终因伤势过重,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两名同学也不同程度受伤。暑假虽然是孩子们感到最轻松、最快活的大好时光,但也不能因过度贪玩而迷失方向。只有正确、合理安排孩子们的各种活动,科学统筹处理休闲、娱乐、锻炼、学习之间的关系,才会使孩子们拥有一个既丰富多彩,又快乐健康且有意义的暑假。(李东凡)
据资料统计,道路伤害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和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意外伤害原因。每一次惨痛的事故,都给亲人留下永远的伤痛。生命诚可贵,安全最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注学生安全,关爱祖国的花朵,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让他们每时每刻沐浴在安全的阳光下,他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莲子)
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假期要牢记老师的嘱托,凡事三思而后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正好利用“假期档”积极参加“清洁乡村”活动,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把家园打理得更美好。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防止孩子出现安全问题。(韦钰泉)
暑假里应做到“三个禁止”:禁止违反交通规则,禁止单独擅自下河游泳,禁止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三个严防”:严防中暑、触电、雷击和火灾事故发生,严防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严防暑期打工出意外;“三个远离”:远离网吧、游戏机房,远离毒品、烟酒,远离不良青少年。(张建新)
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比如火警119、匪警110、急救中心120等,要让孩子牢牢记住。孩子在家,要告知其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不要随便玩火,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春花)
孩子独自在家,要叮嘱他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不要随便开门,不要在室内玩易燃易爆物品和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豆豆)
家长要告诉孩子,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万一迷路不要惊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或及时拨打110,请求警察叔叔的帮助。(五叔)
在饮食安全方面,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星河之湾)
下期话题:据媒体报道,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7月1日施行以来,淘宝上开始陆续有店家推出“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务。“10分钟=8元,1小时=20元。购买宝贝的形式是时间费用+物品成本+交通费用。”一家店主贴出明确的收费标准。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参加讨论。
联系方式:1.信寄537100贵港市贵港日报周日特刊,信封标明“周日话题”字样。2.发电子邮件至guigang.xq@163.com。3.QQ留言或QQ邮箱,号码:277959605。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