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覃塘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和谐司法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两个文明一起抓,取得良好成效。在全区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中,被自治区文明委评为“和谐单位”。
真情调解促和谐
“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我们的损失也得到赔偿,法官辛苦了!”11户房屋受损的户主连声向覃塘区人民法院的法官道谢。贵港市某服务部在黄练镇某村放炮采矿期间,炸飞的巨石散落在村子的四处,砸坏了11户村民房屋。该院三名法官得到消息后,与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及时安抚房屋受损的村民,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对受损的房屋进行勘查、绘图,并逐一核对房屋与户主的信息,记录了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在与贵港市某服务部取得联系后,法官们又不遗余力、苦口婆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服务部支付村民房屋赔偿款时,还承诺今后一定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仅6天,问题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覃塘区人民法院在办案中注重以调解促和谐,把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和诉讼全过程。今年1至7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100%,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68.14%;行政案件“诉前协调”工作机制,与司法、计生、土地等部门共同“会诊”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于诉前。该院今年行政收案数为零;推行“和谐执行”,和解60件,执行案件和解率达63.81%。
“阳光”开放促和谐
“嘭”,随着一记响亮的法槌声,覃塘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邀请了该区人大代表全程旁听。在庭审过程中,人大代表们在旁听席上认真倾听,仔细观察着主办法官的在法庭上的一举一动,认真分析法官的庭审用语、案件审理程序、争议焦点提炼和辩论引导,并做好详细记录。在庭审结束后,代表们充分肯定了该次庭审的规范性,通过庭审观摩使大家更加直观了解法院的审判工作,并就提高庭审质量、审案水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直以来,该院积极搭建有效载体,创新“阳光司法”工作机制,建立了法制宣传栏、电子公告屏、法院网站、新浪官方微博等宣传阵地,积极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等将法院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今年1至7月,该院网上公布裁判文书234份,网络直播181次,微博发布信息333条,人民陪审员一审案件陪审率达100%,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2次,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庭审观摩3次,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
为民司法促和谐
“法官同志,我跟丈夫分居三年多了,我想离婚,怎么办?”
“我家孩子外出打工没得到工资,怎么办?”
……
热闹的集市上,覃塘区人民法院4名女法官一边分发法制宣传单,一边受理群众咨询,整个法制宣传的活动场面十分热烈——这是该院为民司法的一个缩影。
该院以“清洁乡村”、“到基层、办实事、走前列”等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在“法制宣传周”、“法制宣传日”和重大节日、集市圩日,积极组织法官、干警开展送法下乡、大走访、巡回审判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以提高群众法制意识促和谐。并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让学生感受阳光司法,了解法律知识。同时,该院还不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将关怀和温暖带给了留守儿童。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