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荣欢 见习记者王乾)走进港北区西江中心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你就会被“闪光安全雨伞”、“汤水隔油器”、“汽车故障报警器”等各种该校学生自己创作的展品吸引,不禁要赞叹这些同学的发明创造能力。
“我们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年纪,我们不应该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放飞梦想的平台。”西江中心小学校长张伟定说。
该校积极开展具有学习性、教育性、影响性的科技艺术活动,创造浓厚的科技艺术文化氛围。自2006年以来,该校坚持每年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了平台。在每年的科技节上,开展各种竞赛和成果展示,如三模、小制作、小发明、舞蹈、声乐、朗诵等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2007年12月,投资188.45万元建设的2000平方米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该校交付使用。活动中心有多媒体报告厅、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器乐室、书画室、科技室、体育室等室,全方位、系统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校外教育的平台。该校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文化艺术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有小鲁班、航模、车模组,还有小发明、小创作组,篮球、羽毛球、钢琴、二胡、舞蹈、笛子、舞狮、戏曲、十字绣、抛绣球、小记者、写作、小交警等等36个活动项目。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可自由选择,每个训练小组有指导老师和组织教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科技学习的氛围和快乐,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有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的保证。
为让学生的校外活动由校内拓展到校外,该校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社会的资源,将科技活动开到了家长、社区和周边的单位中。聘请在贵港电大、贵港市职业学院的家长和林业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园林管理的管理员作为学校科技工作顾问,为孩子们进行各种辅导、讲座。同时利用暑假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小组对鲤鱼江的水质进行了调查,写出了完整的调查报告和可行性的建议。小发明小创作组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的建设,撰写了社区生活垃圾的调查报告、解决贵港市电动车问题方案等,得到了市科协、港北区科协的一致赞赏。
该校既为孩子们打造实现梦想的平台,也为孩子积极提供展示梦想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比赛。近年来,该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市艺术科技活动的作品就达600多项,其中科技创新竞赛类100多项、科技实践活动类10多项、科幻绘画类450多项,获得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2008年该校推荐的作品《多功能卷尺》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应类别的二等奖,童声合唱团赴京参加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合唱汇演获银奖;2009年《旧手机电池的利用》获自治区二等奖,儿歌创作《同一个蓝天同一个家》获广西金奖;2010年该校学生刘好的作品《学生坐姿纠正器》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11年在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培训及课题论文比赛活动中,该校的刘好、黄金中、温静欣三位同学凭借《关于贵港市电动车相关情况调查报告》和《科学在身边——阳光下成长》科普活动这2个课题在来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学生中脱颖而出,3人均被聘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2012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该校学生梁雪儿发明的“汤水隔油器”和教师韦银兰发明的“多用量角器”荣获广西第一名,并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比赛,舞蹈《扁担舞》参加全国迎十八大才艺比赛获金奖等等。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