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彬
今年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四处碰壁,而贵港市职教中心今年毕业生700多人,大部分在毕业前就已经被本地和外地企业提前“抢走”,全校初步就业率达到了98.6%。
“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的人才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让他们毕业时能迅速融入到社会中。”该校副校长黄守健向记者介绍道。
该校通过工学结合办法定期把课堂教学搬进企业,以“走出去”的方式,学校共享企业的设备、人才、管理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高水平的实习指导“师傅”。目前,该校分别与广西贵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港五菱福达车辆有限公司珠海伟创办集团、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等20家区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使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安置得到了充分保障。
2010年,市职教中心继续升级“校企合作”,与广东美的集团签订了“订单班”,开办“美的班”,针对企业要求进行授课,学习美的的技术、企业文化等。美的集团还定期派专业人员到该班授课,加深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今年“美的班”毕业的学生到美的集团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过硬的专业技术,工作出色,赢得了该企业赞赏。
该校不仅“走出去”,还主动“引进来”。今年,该校出让土地引进一所附属幼儿园,与社会力量共建该校学前教育实习见习基地。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学前教
育发展,到2015年,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师资人才需求量大,针对这个政策,我们加强该专业教学培训,提前储备人才,”黄守健对记者说,引进社会力量,不仅方便学生见习,让行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更有效提升学生幼儿教育管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
社会在迅速发展中,新技术改革换代速度加快,多年前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而市职教中心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的瞬息万变,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个学期,该校改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结构,新增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方向,就是在企业反馈、学校多次市场调研后做出的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举措。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