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贵港新闻 > 正文

雄达米业:从小作坊到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来源:贵港日报 2013-12-03 17:0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张智荣  见习记者王乾  通讯员区丽森)11月27日,记者在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广西雄达米业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生产车间里2条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精米生产线正在工作,机器的轰鸣声充满了整个车间。

该公司经理邱凯健带着记者,从1200吨容量的原米仓、每个容量100吨的12个粮斗,一直走到流出成品精米、粗米和碎米并打包装车的机器终端。他告诉记者,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过去肩挑背扛的生产方式有着天壤之别:“过去是工人背着一大包稻谷,踩着梯子登上大米加工机,把稻谷倒进漏斗里,产量不高,质量也不行,大米里面杂质很多。现在是根据客户的订单生产,把所需的稻谷品种、数量和其他具体要求用电脑确定好,经过脱壳、拣米等30几道工序,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两条生产线每天的加工量是400吨,工厂零库存,保证产品是最新鲜的。”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广西雄达米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签约入驻园区。该公司总投资6000多万元,占地60亩,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由过去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精米厂发展成为年加工10万吨优质大米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有40多个,畅销两广。该公司产品获得“广西放心粮油”、“广西名牌产品”等称号,公司荣获“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称号。截至11月27日,该公司已实现产量5万多吨、产值2亿多元。

邱凯健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园区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雄达米业原先“蜗居”木格镇一隅,厂房就在民房之间,生产环境不好,占地面积不过20亩,受到的局限很多。公司经过认真考察,选择到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生产环境更好的工业园区来发展。公司落户园区后,管委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经常过问项目建设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从办理土地证到环评等各种手续,都是在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办成的,企业在园区发展很顺利。此外,公司还获得了市农业部门补助的技改资金,并在农业部门帮助下与种粮农民合作建立生产基地,为农民提供种子、技术支持并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既确保了粮源安全,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今年月中旬缅甸天然气管道铺设到贵港市目前缅甸天然气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雄达米业:从小作坊到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