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想想我们的高中一直以来都实行文理分科的制度,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给大学输送人才作基础性的准备?
然而,到了大学,不少教师反映,理科学生缺少文化底蕴,文科学生思维缺乏理性和条理。所以,有大学教师表示,不分文理科,高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学生在大学进一步深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理分科,束缚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在中学,实行文理分科之后,理科生只懂得一天到晚搞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文科生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所谓的“偏科生”,他们认为文理分科甩掉了“包袱”,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笔者认为,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应该是差不多的,因此也就没有理由怀疑这些所谓的“偏科生”学不好他们的“弱势学科”,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够努力。因此,实现文理不分科,对于那些在各方面都很努力,注重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言是最大的欣慰,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占敏浩)
跟帖
我读高中时,高考前一年学校分文、理科班学习,让学生自由选择。当时我左右为难,因为我的学科成绩基本均衡。无奈,只能随意选择了理科。其实,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要全面均衡,不能偏重某一科,否则就会拉低高考总分数,学校也没有必要人为分文、理科班。(侯宣光)
文理分科是素质教育之敌,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高考都不分文理科。从小学到高中,人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综合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若过早地分科,势必造成人的大脑发育失衡。文理不分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汪代华)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缺了哪一门学科的知识,都等于个人发展缺少了一个空间,难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好比一个人因偏食而导致体内缺少了某种营养,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取消文理分科,必然会带来一系列变革,但不管怎么改,都是为了提高人才的素质。(李东凡)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因此,应当首先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自强不息地生存下去。同时,学校还应发挥学生的特长,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高中阶段应当以基础为重,同时根据个人兴趣或特长有所偏重,为将来考大学选专业做准备。(黄钰雄)
早在1917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提出文科生必须修一门理科课。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赚钱的工具,而是为了提升快乐和幸福工作的能力;不是为了生存需要,而是为了获得更为完善的创造才能。学生不仅是“工具人”,更是“社会人”和“创造人”。不分文理科,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才发展的需要。(雷泓霈)
文科教起来轻松,学起来轻松,可到了就业时就是家长、学生最揪心的时刻。怎么办?很多人都冲着公务员考试一条道而去。而文科生的考取比率却常常不如理科生高。这又为何?因为理科生更勤奋,功底更扎实。中国高考制度要改革,高考内容要改革,文理分科模式更要彻底改革。有人说中国文科学生选择文科都是一种“避短式选择”,即为了躲避理科之短而选择了文科。已经先天不足,到了大学再接受放羊式管理,除了天上掉知识,文科生的真才实学到底从何而来?(王淦生)
做题也好,背书也罢,如果到了社会上,理科生要亲手接个灯线都不会,文科生把慈禧当成光绪的妈,你觉得有意义吗?分不分科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培养出来的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就行了。(土著)
下期话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哪个关键词使您印象最深?欢迎参加讨论。
联系方式:1.信寄537100贵港市贵港日报周日特刊,信封标明“周日话题”字样。2.发电子邮件至guigang.xq@163.com。3.QQ留言或QQ邮箱,号码:277959605。
新闻推荐
...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