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宁
题记:怀着梦,我来到香江,无所谓得与失,无所谓悲与喜,无所谓尘世间的是是非非与纷纷扰扰……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盛夏最热的三伏天,由于刚下过雨,地面还潮湿,暂时没有了往日咄咄逼人的骄阳,这倒让行程轻松了不少。这个时节,田野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民朋友们大概是要赶在立秋之前完成晚稻的耕种任务吧。此次,是因“寻味荷城走进香江”的机缘而跟随由三十人组成的采风团浩浩荡荡奔赴香江的。
位于港南区瓦塘镇的香江村,生长着一条河流叫香江,它是郁江的支流,毗邻亚计山山麓,日夜川流不息的黄金水道——西江,在贵港穿境而过,蜿蜒流经香江。河流是人类孕育一切文明的源头,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说不无道理。香江渡口,古时称为香江驿,明代旅行探险家徐霞客曾在此登岸留宿一晚,他在游记中记载:“又五里而暮,剩月行十里,泊于香江驿。”天亮后,徐霞客登船往邕江方向而去。
古代由于陆路受高山的阻隔,交通多遵循水路。香江一带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到了清代渐渐发展成商埠,香江埠有“小香港”的美誉,曾经极度繁华。
车子经过罗泊湾大桥时,我就开始琢磨“香江”地名的由来。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河流的两岸长满了香樟树或桂花树,河水在香气浸染下也变香了,所以才叫香江呢?到了香江村委,看了村子的简介后,我才得到正确答案,原来,相传在古代,从东南亚各地运来的香料,都先经过这个地方下西江,然后转运全国各地。运香料的船只经常在这里停泊过夜,整条江都氤氲着馥郁的馨香,于是人们把这条江叫做“香江”。
一方水土,得以远近闻名,首先,源自它的人文古迹,即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次,源自它拥有美景或美食。香江可以说这两方面都具备,既有人文景观,又有美景和美食。到了香江不吃烧鸭,你会深感遗憾!香江烧鸭是当地一道独一无二的美食,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来到香江街,我们走进一家正宗香江烧鸭粉店,看到光滑油亮红润的烧鸭,顿时胃口大开。色香味足以调动起你的味蕾,初次入口,口感极佳,慢慢咀嚼着,果然是皮酥肉嫩、香脆醇厚,大伙吃得畅快淋漓,吃完还让人意犹未尽。
那么,香江烧鸭这道美味是如何“炼成”的呢?在得到老板的允许下,我们跟随贵港新闻网直播组的伙伴们走进烧鸭作坊间,亲眼目睹了烧鸭制作过程。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在选取食材以及时间、火候、用料的掌控方面都非常讲究。这是有着上百年传承的烧鸭制作手艺,口耳相传的独家秘方自然必不可少。据老板介绍,我们了解到香江烧鸭与众不同,主要在两方面:一个是食材的选取非常关键,都是用放养型的土鸭(青头鸭)作为食材,再加入特定的用料浸泡和调味;另一个是制作的技艺与过程也很重要,每道工序都有可能影响到烧鸭出炉后的质量。
在晌午到来之前,我们游览了香江码头。站在香江渡口边上,眺望着滔滔的江水和江面来往的轮船,我陷入了无边的遐想,顷刻间,思绪仿佛随着时光之水逆流而上。
香江,是个遍布英烈足迹的地方。1944年12月中旬,中共香江党支部谭镇邦组织自卫队与大岭乡自卫队联手作战,在郁江干流思怀河口大角滩(与香江村接壤)伏击日军船队,经过激烈交火,缴获日军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这次伏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了当地抗战军民的士气。九十多岁的甘寿全老人是参加这次战斗的健在老兵,在他绘声绘声的讲述中,我们被他带回到那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看到他骁勇善战的英姿……
香江,是广西三大武装起义——桂东南武装起义策源地之一,起义的第一枪就在此打响。1945年元宵节过后,黄彰、谭镇邦、谭留科等共产党人分别率领西山、香江、木格的起义队伍在此集结,与日军顽强作战,一举克复了香江乡。3月7日,黄彰等所在的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部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偷袭,在突围战斗中,黄彰镇定自如地指挥作战。由于弹药用尽,黄彰等领导与战士60多人先后被捕。“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黄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被押送刑场木梓簸箕岭时,嘴唇虽然被国民党反动派用竹片夹住,但他还是拼尽全力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最后,英勇就义。黄彰不畏强敌、英勇战斗的精神影响着广西优秀的英雄儿女,他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
一条江,一座村庄,一段历史,演绎着人世间的传奇和沧海桑田,诠释着人生的风云和变幻。
怀着梦,我来到了香江,来这里领略诗情画意的美景,来这里触摸香江历史的温度和奔涌的气势,来这里寻找英雄的足迹,感受他们遗留在浔郁大地上的印记与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日芳通讯员古佳民)经过一年的筹划建设,贵港市交通流量统计和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于今年5月起在荷城...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