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讯今年以来,港北区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班子、充实帮扶力量,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变成攻坚动力,凝心聚力加快脱贫攻坚进程。
筑牢桥头堡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港北区着力补短板、增实力、重保障,不断增强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堡垒作用。该区通过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工作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排查工作,补齐党组织短板,目前评出2017年度星级村党组织12个。同时,通过推进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增强党组织实力。2017年度新建、改建的32个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中24个新建点已有2个投入使用,16个大楼主体已封顶,8个包装提升的项目点已完成建设。今年计划开工建设60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在保障方面,该区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增长机制,提高村级组织活动经费,落实第一书记驻村专项工作经费、驻村帮扶经费共209.5万元;整合资金4300多万元,统筹推进35个贫困村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16个党建示范点、32个村综合服务中心场所建设。
打造先锋队
港北区重新选派248名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素质优良的党员干部担任工作分队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实现工作分队长、第一书记全部从科级干部中选派,每个贫困村都配备6名以上扶贫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驻村制度,该区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已全部实现吃住在村。实行干部年度考核、绩效奖励与扶贫任务“三挂钩”,实现“一帮一联”工作常态化。同时,大力开展贫困村干部培训,优先安排8名村“两委”干部参加市级以上高层次培训。
壮大村集体经济
该区结合全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意见“5个规定措施+4个自选措施”的发展路径,积极探索资产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等新型发展模式,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统筹480万元资金继续扶持1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推行“村党支部+村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依托村民合作社平台,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今年6月底,该区102个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79个,其中贫困村28个,总收入达220多万元。
搭建攻坚平台
港北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着力将“红色一家”小区党建工程深化拓展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建立起“党支部+业主委员会+事务监督委员会+物业企业+合作社”五位一体的小区自治体系,着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出现的综合治理难、劳动就业保障难、脱贫难、易返贫等问题。同时,积极探索“村两委+乡贤+合作社”模式,积极引导村“两委”干部对接乡贤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和引导乡贤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目前,已成立“中里乡党委+东方尚贤”等乡贤会10个,助力脱贫攻坚。(陆宏夏赵琳钟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榕玲)8月8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总工会主席陈刚率调研组到贵港市调研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强调...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