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易舟芹
“宝锐是个好孩子,他的哥哥和姐姐也都考上大学,是全村的骄傲。”“一家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很了不起。”8月15日,当记者在港北区大圩镇东篁村向村民们打听农宝锐家时,村民们都很羡慕与敬佩,一个农村困难家庭户培养出3个大学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记者来到农宝锐家,虽然家具不多,但干净整洁。其父母热情好客,当说起家里培育出三个大学生的事情,脸上难掩喜悦,但眼神里透着一丝愁意。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2014年其兄和2016年其姐考上本科大学的费用,都是通过助学贷款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今年农宝锐以642分考取电子科技大学工科试验班,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平添甜蜜的“负担”。“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只要有机会深造,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支持到底。”在农宝锐的父母看来,宁可别的地方节省,也绝不让孩子在教育上有所亏欠。
2007年,其父农景善因颈椎骨质增生卧床在家,家里上有两个80多岁的老人,下有三个孩子,家里的重担只能压在其母瘦弱的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干农活。由于3个孩子年龄相仿,每逢开学季,庞大的学费支出对于这样一个困难家庭,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总盼着自己能够尽快帮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觉得不好好学习就是对不起父母。”农宝锐看在眼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农宝锐从未因此自卑,心中还怀着一腔热血。人穷志不穷,在这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喜欢读书,不仅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农宝锐说。作为90后的农宝锐很清楚,要从农村跳到城市,寻找更大的平台,农家子弟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所以他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心情压抑烦躁时,就会把自己融入喜欢的数、理、化题海中遨游,当攻克一道难题时,就觉得心情豁然开朗。接着,他又开始攻克语文、英语、生物类的难题,这样交替进行,从而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为了让家里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农宝锐的父母除了种田还养了猪和牛,一有空就出去打零工。每年的暑假,恰恰是家里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三个孩子都自觉地起早摸黑地帮家里抢收抢种。每天,农宝锐为了让母亲少干点活,他都会抢先把活干完,还担任起家里的“猪司令”。
7月的一天,农宝锐在浏览政府网站时,发现一则贵港日报社携手CCTV-7《聚焦三农》栏目组联合发起寒门学子暑期公益行动,资助寒门学子圆梦大学的消息,农宝锐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立马在网络上通过各方查看验证后,在网络上报了名。8月的一天,当记者打电话来通知农宝锐已入选“寒门学子”公益行动,将得到资助8000元时,全家人都很开心。
“今年哥哥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为了筹学费,家里卖了12头猪仔和春稻,申请到寒门学子公益行动资助金,让我可以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能够读书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将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继续努力学习,感恩社会,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农宝锐憧憬道。
新闻推荐
贵港讯笔者近日从贵港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获悉,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该联社积极推广“云闪付”,至8月13日,“云闪付”...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