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念)“我一天可以做150双手套,按照1双0.45元的工钱算,我一天就有70元收入,一个月拿到2000块不成问题。”8月31日,港北区大圩镇长安村的陆明芬正在家里忙碌地制作着手套,每个月的工资让她非常满意。目前,她所在的大圩镇勇信劳保手套厂已安置当地群众100多人,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在港北区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陆明芬是今年的预脱贫户,因自身身体常年患病,家中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无法外出打工。家门口的扶贫车间给她带来了希望。如今,像她一样的15名贫困群众也在手套厂务工,该厂实行“物料外包”,贫困户可把工作带回家里做,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收。
该镇统委委员、副镇长韦创金介绍,该镇已建设扶贫车间3座,精准对接贫困户,力争让每一个有就业愿望、有就业能力的贫困户都实现充分就业,截至目前,3座扶贫车间共吸收当地群众500多人就业。
近年来,港北区通过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农村经营扶贫车间,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探索形成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模式。同时,按照“一人一岗”的就业扶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用工占比,帮助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入,防止“返贫”现象发生,让农民变身产业工人的同时,实现了“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走上脱贫致富路。
新闻推荐
港北讯港北区通过以党支部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多元化发展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