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静华
9月12日,罗福存与妻子拿着复查结果走出市人民医院。他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医生的话“你妻子的肿瘤已经停止生长了”,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
“愁,不能解决问题,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有出路。”罗福存是港北区港城街道樟村人,虽然家境困难,但是他积极乐观。9月13日,记者见到罗福存时,他正在喂鸡。
精准识别时,罗福存家因妻子身患结肠癌且家中三名子女上学、经济困难而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他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养猪养鸡,获得以奖代补补贴5000元,还获得教育补助、雨露计划、医疗补助等扶持,于2017年被认定脱贫。
2013年,罗福存拿着自己的积蓄和借来的10多万元到外地做工程,没想到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血本无归。屋漏偏逢连夜雨,夫妻俩正谋划着如何赚钱还债,2015年,妻子被确诊为结肠癌,并于当年9月进行手术,治病将家中的积蓄搜刮干净还欠下债务。手术后妻子身体逐渐恢复,但今年7月又复发入院。罗福存卖掉30头猪为妻子治病,如今换了新药,妻子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
2016年6月,罗福存拿到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在自家老宅和山脚下搭建简易的猪圈和鸡舍。一年后,罗福存养猪从30头增至50头,还养了500羽鸡,现存栏20头肉猪和350羽鸡。每天一早,罗福存就开着自己的小三轮车到两公里外的山上,将泔水和烂果搅拌喂鸡。鸡舍里没有安装水电,罗福存只能从家中运水上去。近日,上山的路因修路导致无法通行三轮车,罗福存只能用扁担挑水和食物上山。等罗福存早起喂鸡喂猪检查完,往往已经到了10时多,他得回家煮饭了,因为用过午饭他还要到市里回收泔水。
罗福存每天都要到市区的餐厅、超市去回收泔水和破烂的水果,一天两趟,午饭后一趟,晚饭后一趟,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时,往往已到了凌晨1时,村里的人都休息了,只有自家的路灯亮着。罗福存养的鸡,都是以每斤十五六元的价格直接送到市区餐馆或者农贸市场摊点,减少零售的风险和耗时。为了适应市场需要,罗福存把批量养殖变成了梯队养殖,他的鸡舍里养着不同大小的鸡鸭,以便随时供应。
赚钱养家之余,罗福存也不忘细心照顾妻子。他记得每天准时提醒妻子服药,并将妻子服药后身体变化熟记心中以便回馈给药物生产商,空闲时还帮妻子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红肿脱皮的手脚上药。
“唉,都是我的病拖累了一家人。”罗福存向记者说了自己每天繁忙的工作,他的妻子在旁边感慨。
“没事,肯干就会有办法。”罗福存笑容满面眼神坚定地安慰妻子。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陈榕玲)9月14日上午,中国-东盟商会领袖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贵港市在仪式上签约一个总投...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