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瑞福
贵港市是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第二期第一批实施单位。自2010年8月启动行动学习以来,贵港市围绕“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对策”主课题,下分市直部门6个分课题和县市区5个分课题,形成了“6十5”的行动学习课题设置模式。目前,全市5780多名党员干部正在促进师的引导下共同学习,为贵港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行动学习开启发展“引擎”
贵港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行动学习。市委书记赖德荣、市长李宁波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开展西江经济带调研,并主持课题研讨会。全市厅级领导干部作为核心学员,全程参与行动学习。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也认真组织学习和研讨,确保学习课题有序推进。市委书记赖德荣对行动学习提出要求:“行动学习要打破层级、岗位的界限,创造一个平等、坦诚、开放的环境,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开展行动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推进各项工作。贵港市行动学习扎实推进,使一批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1至4月,全市财政收入增长27.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8%。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群策群力拓展学习思路
在行动学习中,贵港市创新“6十5”课题设置,调动各县(市、区)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干部参与行动学习,激发集体智慧。
通过调查研究,去年底,贵港市在市本级开展行动学习的基础上,把做法推广到县(市、区)一级,形成了“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对策”市级主课题与6个分课题。各县(市、区)则根据各自中心工作,重新反思了本地主导产业的选择,重新审视自身优势,紧紧围绕“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对策”主课题来确定课题。桂平市确定了“建设百亿陶瓷产业园区,打造华南新瓷城;建设百亿服装工业园区,打造广西休闲服装重镇区”学习课题;平南县确定了“建设临江百亿产业园,打造港工城一体化实验区”学习课题;港北区确定了“建设现代化港口新区,打造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中心”学习课题;港南区确定了“打造百亿羽绒产业城,建设中国南方羽绒中心”学习课题;覃塘区确定了“贵港(台湾)产业园规划与建设”学习课题。这些课题,使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能够针对影响和制约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加以探讨,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工学转化破解发展瓶颈
“干中学,学中干”是行动学习的核心内涵。贵港市在行动学习中,采用“七步分段式”学习法,即通过理论学习、选定主题、组建团队、制定计划、实施行动、成果物化和分享7个步骤。这一学习法,较好地解决了干部教育培训积极性不够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等问题,推动了工学转化,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
享有中国羽绒之乡美誉的港南区,羽绒业发展长期停留在初加工上。在行动学习中,港南区组建团队,采用“鱼骨图法”分析出制约羽绒发展产业布局零乱、产业链短等瓶颈。去年,该区启动万亩羽绒城项目,打造羽绒产业集群“航母”。目前,羽绒城项目从设想变成了现实,已完成2338.62亩用地的征地工作,采取BT方式破解基础设施资金难题。今年年初,波斯登公司等知名羽绒企业纷纷向羽绒城抛出了“橄榄枝”。
今年,桂平木乐服装工业集中区也在一、二期的基础上,开始规划建设3000亩的三期工程。桂平市市长杨评防认为:“中国运动休闲服之乡———木乐镇通过建设百亿服装工业园区,将使服装加工业从家庭作坊式生产走向公司化、集团化、规模化,逐步走向上档次、创名牌、创品牌的发展道路。”
一线学习培养锻炼干部
行动学习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贵港市通过行动学习,了解一大批干部、发现一大批干部、用好一大批干部,让他们在贵港发展中贡献聪明才智。去年,贵港市将70多名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派到征地拆迁一线实践锻炼,在一线服务项目、服务群众,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
坚持在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这一理念很好地在基层得到贯彻。去年,桂平市挑选了100多名干部到城市建设一线锻炼培养,并开设“土地拆迁有关政策”、“房屋拆迁评估办法”、“拆迁典型案例分析”培训班。目前,该市“六路一门”城市建设项目共征地1300多亩。在城市建设大会战中,桂平市共选拔任用了23名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
新闻推荐
桂平覃塘平南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市委有关干部任免决定,李宁波王可李鸣分别在会上讲话
...
平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