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农柏华
“使用沼气很方便,而且建设沼气池国家有补助,我们的确得到了实惠。”覃塘区大岭乡新龙塘屯村民韦天海说。他今年建好沼气池后,做饭炒菜都使用沼气灶,彻底告别了柴草烟熏火燎的日子。
今年,农村沼气池建设被列为贵港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共建设沼气池6200座,到11月30日止,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其中桂平市1700户、平南县2200户、港北区800户、港南区500户、覃塘区1000户。通过国家、自治区和市、县资金支持,贵港市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达到1500多万元,每户达到2450元的补助标准。
保质量让农户用得放心
沼气池建设关乎民生,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影响群众建设沼气池的信心,所以,保证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沼气池施工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12月28日,记者到覃塘区大岭乡采访,见到了该乡沼气池技术员韦建国,他正在把农户原来的热水器拆下来,安装上沼气专用的热水器,并告诉农户使用沼气池应该注意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技术员在建设沼气池完工后,还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每一座沼气池都能正常使用,不能让农民由方便变不便。
他说,沼气池必须严格按规格来建设,要获得资格证才能上岗。他们已为农户建设、安装了不少沼气池,对沼气池建设、配件维修等都了如指掌,农户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很快就能检查出原因。
记者从市林业局能源办了解到,贵港市在沼气池施工人员、沼气池配件招投标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建设沼气池的技术人员必须要持有农业部颁发的证书,没有证书的技术员建的沼气池一律不给国家补助,确保沼气池工程质量;要求技术员把好炉具配件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村入户。目前,全市有602人获得了国家级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
告别烟熏火燎的日子
12月24日下午,记者走进新塘乡龙兰村上兰屯吴仕恒的家,一栋3层半的楼房屋里屋外都贴上了瓷砖,崭新、明亮。可是,当记者走进他家的厨房时,只见厨房黑乎乎的,厨房的瓦面、墙面到处被烟火熏得漆黑,灶台也显得很脏,与外面崭新的房子格格不入。
吴仕恒说,一直以来,他家煮饭菜、煮猪食都是烧柴草,人都得守在灶台前,生火后即使离开,不久就得回来添柴草。由于常年烧柴草,厨房的墙壁、灶台都被烟熏得黑黑的。
如今,他家建设了沼气池,煮东西都用沼气,即使下午收工再晚,回到家“啪”的打开沼气灶就可以煮饭做菜了,一打开水龙头就有热水喷出,再也不用去生火烧柴了。
吴仕恒养了近20头猪,猪排出的粪便直接排进了沼气池,这些完全够发酵。记者看到,他家沼气池的气压保持在16Kpa以上,足够日常的使用。如今,他已经可以放心地使用沼气灶煮饭菜和煮猪食了,还能供应使用热水器。
新型沼气池省时省力
一般的沼气池都是使用人工挖井,再用砖、水泥砌起来。在港南区新塘乡下宋村,记者看到一个新型的沼气池:它没有砖,不用刮水泥,而是使用玻璃钢做成一个整体的成品沼气池。它的建造也很简单:只需挖一个沼气井,再把用玻璃钢做成的沼气池填埋下去就行了。这种新型的玻璃钢沼气池今年在港南区逐渐被农户认可并推广。
记者看到,这个玻璃钢成品沼气池完全按沼气池的规格来制造,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气口,农户只需在进料口投料,就可以发酵了。
农户宋耀业今年就使用这种玻璃钢成品沼气池,虽然他现在还没有用上沼气,但是他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这种新型沼气池带来的方便,从开工到填埋,总共花不到一天的时间。
新塘乡沼气池建设施工队队长梁顺年介绍,使用玻璃钢成品沼气池,用钩机挖井,只需一个小时就可完工,包工包料只需要4200元左右。目前,新塘乡已经安装使用了6个,还有3个正在建设中。
港南区林业局能源办负责人李海华说,使用这种沼气池除省时省力外,还因为这种沼气池气密性好,24小时内气压都能保持稳定,而水泥建造的沼气池,由于水泥的密封性不够好,沼气会有所渗漏。此外,一般石、水比较多的农村不太适宜建沼气池,因为不容易把沼气池建成圆形,但是使用了这种玻璃钢成品沼气池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沼气池为养猪场节省大成本
坐落在港北区中里乡吉龙村六吉屯的佳良养猪场建设了一个300多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该沼气池属于国家扶持项目。目前沼气池已经基本完工,回填泥土后就可以使用了。
猪场老板何小莉告诉记者,建设沼气池的确能带来很多实惠。目前,猪栏的保温费用是猪场主要的支出,一直以来都是用电来保温,一个月电费近万元。建好沼气池后,保温灯全部改用沼气供应,能节省一大笔支出。
何老板说,以前的猪粪全部都是拿去卖,一个月大约有2车,每车只能卖五、六百元,一年下来也只有1万多元,仅够一个月的电费支出。如今全部的猪粪都用于沼气池发酵,一个月就能顶过去的一年。
记者在猪场里看到,在猪场的附近有一个池塘,里面的水已经发黑。何老板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鱼塘,有时猪粪只能排到鱼塘里,给鱼塘造成很大的污染。如果建好了沼气池,猪粪全部排入沼气池,就不会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了。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