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在贵港”爱心募捐启动仪式现场。(陆筱梅温珊珊摄)
市红十字会培训师在为企业员工讲解应急救护常识。(方朗摄)本报记者 陆筱梅 温珊珊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构建‘和谐贵港\’、‘博爱贵港\’慷慨解囊,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人间真情化作绵绵细雨,滋润那些饱受痛苦的心灵。有了您的支持,可以圆无数孩子的求学之梦,可以燃重症患者的生命之灯,可以助部分老人安享晚年,可以帮更多困难群众收获温暖与幸福。”——这是今年3月,市红十字会向全市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的真情呼吁。
提起红十字会,人们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战争时期、重大灾难时刻,那些活跃在战场上、灾区里的各种救助者的身影。那么,在和平年代,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中,还需要红十字会吗?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市红十字会。
募捐救助富有成效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认真履行《红十字会法》赋予的法定职能,积极开展募捐活动,筹集救助资金,努力当好党和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和应急体系的得力助手。
紧急状态下,在“快”字上做文章。在近年来的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募捐和救援工作中,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开展募捐献爱心。2005年至2010年,市红十字会共为桂平市及平南县遭受洪灾群众、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受台风“莫拉克”袭击的台湾同胞、玉树地震灾区、红十字天使计划博爱救心八桂行义演募捐晚会等募得善款557.28万元。
非紧急状态下,市红十字会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生活境况”为目标,搭建爱心平台,提升救助实力,通过“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特困职工、大病患者和贫困学生等困难群体,送去关爱和救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动员社会力量,改善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是红十字事业的天职。”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曲说:“当我们生活在幸福安康的社会中,感受着爱与温暖的时候,更应该惦记全市还有许多孤寡老人、残疾人、白血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困难学生、下岗特困户,以及遭受其它重大疾病或特殊事故导致困难的家庭。”
今年年初,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开展了“博爱助学、奉献爱心”的爱心助学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帮助更多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为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之间搭起一座助学桥梁。
3月22日,在市红十字会牵线搭桥下,市商贸龙头企业华隆超市向市江南中学以及港南区城乡中小学的140名贫困学生捐赠了10万元善款,向贫困学生献上一片爱心;同时,华隆超市还捐资12万多元用于南山寺绿化工程。据了解,华隆超市自2007年起,通过市红十字会或相关教育部门、学校,为贵港市城乡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灾区赈灾、企业困难员工、孤寡老人以及各项公益事业捐助善款211.35万元。
5月8日,市红十字会在新世纪广场举行“博爱在贵港”爱心募捐启动仪式暨现场募捐活动。现场气氛踊跃热烈,“捐赠医疗器械一批,价值39万元”,南宁市康洋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广西威汉鞋业有限公司和华隆超市也分别送上了12.12万元和22万元的捐助支票……在他们的带动下,45个红十字会成员单位、爱心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捐善款90多万元。
近年来,贵港市各级红十字会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价值400多万元的物资以及米、面、食用油和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去年以来,市红十字会不断加大救灾救助款物的募集,截至目前,共筹集救灾救助资金180多万元。
应急培训逐渐普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各种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降低各种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应急救护培训,就是为了让大家掌握一些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5月29日,由市红十字会在红旗纸业组织开展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吸引了200多名职工前来参加,大家对这个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担任培训主讲的红十字会培训师李婷结束了开场白之后,从急救工具箱里拿出了人体模型道具。“遇到突发病情心脏停止跳动该如何自救呢?人体在昏迷后4至6分钟内,会出现脑部缺氧,若不及时抢救,恢复其体内血液循环,后期抢救效果微乎其微。这时候,只要抓住自救互救白金10分钟,2/3的生命都是可以得到救治的。”李婷一边给大家讲解,一边熟练地示范成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技能。听到关键之处,现场的企业员工不由自主地随着李婷的示范在自己身上寻找穴位,活学活用。
随后,李婷还通过与员工互动,讲解示范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紧急抢救基本应急措施和技能。“这次应急救护培训太有意义了,红十字会让我们的职工受益匪浅,学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救护知识,以后面对紧急情况也会实施自救或者互救了。”红旗纸业负责人罗建平深有感触地说。
这只是近年来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一个缩影。
红十字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围绕“关爱生命”这一主题,积极开展救护培训,致力于保护生命、延续生命,在和谐贵港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真正实现了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红十字运动源于战地救护。世界各国红十字会,都将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作为特色工作和传统业务积极推广。自救互救知识普及率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10%。美国每4个人中便有1人具备基础急救知识。新加坡每8个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我国群众性急救知识普及工作,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为此,市红十字会加强救护培训工作,致力开展现场的、群众性的初级卫生救护培训,自2007年6月开始在全市启动救护培训工作以来,到目前共培训机动车驾驶员12万多人次,位居全广西前列。特别是去年以来,贵港市通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活动,使3万余名市民掌握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我们计划5年内培训救护人数10万人以上。”市红十字会对这方面的工作已是成竹在胸。
志愿队伍不断壮大
去年9月,贵港市6名志愿者代表队参加自治区红十字会组织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板报宣传”三项应急救护培训大赛取得了好成绩,自治区副主席李康特别接见贵港代表队并高度赞扬:“贵港市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这支来参赛的队伍技术过硬,团队意识强,精神风貌好,年轻并富有活力。”
红十字志愿者是红十字会工作的中坚力量。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也越来越成为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去年以来,市红十字会把发展志愿者、培育志愿者、拓展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和能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广泛吸纳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得到了社会各界、企业及爱心人士的热烈响应,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红十字志愿者近3万名;组建了9支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人、职员、教师、学生及城镇居民组成的“应急救护”志愿队;成立了以市骨科医院为依托的医疗应急救护队、以一九一医院为平台的心理咨询应急救护队伍;发展“义务献血”志愿者2万多人,至2011年,贵港市无偿献血总人数达32940人次,献血总量581345.5单位,确保全市临床用血持续保持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队伍以每年100人的数量在递增。同时,一批社区义工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改善民生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心中常念农桑事 点点滴滴总关情——记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平南县信访局局长许可勇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