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小洁)2007年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不断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坚持创新监管,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后,该局迅速承担起食安办职责,明确各成员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无缝衔接。几年来,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持续深入,确定了桂平市为示范市,市中心城区中山路为市本级示范街,贵港国际大酒店等35家重点餐饮单位为示范点。桂平市、平南县也分别确定相应的示范街、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以学校食堂为重点,创建了24家学校、酒店示范单位,初步形成了以点带线,以线推面的工作模式。
与此同时,有效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食品市场安全。几年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对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乳品和含乳食品、食用油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快餐盒等进行了专项整治,有效防止“地沟油”、“三无”筷子等进入餐饮服务单位,全市没有发生餐饮食品安全事故。
强化药械安全监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始终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该局加强生产环节监管,100%对基本药物中标品种生产企业实施电子监管。加强流通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强对GSP认证跟踪检查,对企业的购进渠道、药品质量以及人员、仓库、票据管理等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挂靠、过票、出租、出借柜台以及从非法渠道购货、药学技术人员“挂名”等违法违规行为,100%完成了全市11家批发企业、5家零售连锁企业的GSP跟踪检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规范药房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医疗器械安全信用分级管理现场考评,评出78家医疗器械守信企业、1家警示等级企业、1家失信企业。几年来,全市没有发生涉及药械质量安全的事故。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坚持重点突出专项整治,开展了基层药品、医疗器械质量、非药品、处方药以及疫苗等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整治了“非药品冒充药品”等行为,有力地规范了药店的销售行为,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购药。对违法行为严惩不怠,查处案件328起,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举报投诉一查到底,受理群众电话、现场投诉举报并全部按时给予回复。在节假日期间,以农村为重点地区,以零售药店、乡镇及其以下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为重点环节,对药品、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进行了重点整治,有效整顿和规范了全市药械市场秩序。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