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弓
10月20日召开的贵港市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座谈会暨观摩评比活动上,一批具有贵港特色的旅游商品纷纷登台亮相。然而,笔者发现,贵港还有很多好东西没有发展成为旅游商品,可以说,贵港市发展特色旅游商品依然任重道远。
旅游,免不了吃、喝、玩、乐。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朋友要到贵港来,该带去哪里玩?吃什么?买什么特产或者纪念品让朋友带走?大家都知道一些贵港的特产,比如人们熟识的东津细米、覃塘莲藕,以及桂平西山茶、覃塘毛尖茶、罗秀米粉等等。但是,特产要成为游客认可的特色旅游商品还有一段路要走,不仅要经过一定加工,还要有精美的包装,要便携、有纪念意义、有实用价值。而且,特色旅游商品的范畴也已超出了传统特产的内涵,一些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产品,如木雕、根雕、泥塑等工艺品已成为特色旅游商品。
从这次展出和评比情况看,贵港市的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18个参评企业拿出48个品种的旅游商品前来评比,当中既有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如敬贤庄罗秀米粉、西山棋盘石牌绿茶、竹福星竹汁、源安堂安边肉桂、乳泉井酒、覃塘毛尖茶、大玉余甘果、华宇葛业的藕粉、平南县红心食品公司的桂圆干,也有一批新发展起来的红茶、生态米粉、豉油膏等产品,更有来自覃塘区、平南县的木雕、竹刻等工艺品。这些商品大都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具备了成为特色旅游商品的条件。
然而,一组数据点出了贵港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的尴尬现状:前来贵港旅游的游客消费中,只有8%用在了购买旅游商品上。而在发展成熟的旅游城市,这一比例要占到40%以上。比如,人们去桂林旅游,就会买些“桂林三宝”带回家;去北京,要品尝一下北京烤鸭。而对于贵港来说,还没有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拿得出手的旅游商品。
发展贵港特色旅游商品,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支持。去年召开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今年旅游工作的两个重点:第一是加快景区景点项目建设,第二就是打造一批有知名度的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发展和旅游景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景区知名度越高,对旅游商品的消费拉动越大;而旅游商品能够为景区增添光彩,能够拉长旅游产业链,让更多人通过发展旅游业受益。可以说,这两个举措点中了贵港旅游发展的关键。
尽管发展相对滞后,但市委、市政府和旅游部门已经加快了打造贵港特色旅游商品的步伐,一系列举措必将带动贵港市特色旅游商品的大发展。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