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在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视察。(图片由市政协提供)
政协委员在港南区湛江镇视察湛江河水源检测情况。(蔡恒敏摄)编者按:专题视察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10月20日,驻贵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委员分为五个团,前往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和平南县,就“美丽贵港·清洁乡村”展开专题视察。委员们充分肯定了贵港市各地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建议。本报摘要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第一分团
视察地:港南区
视察点:江南大道、木松岭市场、八塘镇山泉村新村屯、新塘乡山边村公路两旁、新塘乡红龙果无公害生产清洁田园示范点、八塘镇高庆屯蔬菜生产示范片、湛江镇湛江河、 八塘水厂、桥圩镇垃圾中转站
存在问题:
一、群众卫生意识有待提升。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参与意识不断加强,但随意丢弃或堆放垃圾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二、后续资金筹集困难。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购置与维护、垃圾清扫与清运、保洁员工资发放、农村水源地保护设施的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等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因面广基础弱,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资金不足已成为清洁乡村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硬件设施有待加强。垃圾池、垃圾桶、垃圾运输车、水源地围栏、污水处理等设施还不够完善,没能满足现实需要。
四、工作重点不够全面。大部分乡镇及村屯把工作重点放在“清洁家园”方面,“清洁水源”和“清洁田园”方面涉及较少。
五、市容市貌整治难度较大。因市场或摊点面积严重不足,导致中山南路、江南大道上的乱摆乱卖流动摊贩太多,市政监察大队很难全天候监控。
委员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社会资金筹集力度。
二、建章立制,有规可依,建立长效机制。
三、把“点”上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到“面上”,使更多群众受益。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表彰先进,提高民众环保意识,使其更自觉地参与到“美丽贵港·清洁乡村”工作中来。
五、在体制管理上,理顺阻碍“美丽贵港·清洁乡村”工作开展的各类关系。
六、联合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各项针对破坏乡村环境案件的执法活动,探索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协调处置影响乡村环境事项的办法。
委员同期声:今天参加视察活动,感觉到港南区清洁乡村工作做得很好,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也做得好,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地干净了,水也清了。建议集中收购农药、化肥等农用包装的垃圾,从而达到“清洁田园”的目的。(周桂莲,驻贵自治区政协委员)
第二分团
视察地:桂平市
视察点:石龙镇福平村、寻旺乡福寿村、石咀镇小汶村、桂平城区中山路、西山镇前进村、南木镇长青村、金田镇彩旺村、桂平市压缩型垃圾中转站、桂平市污水处理厂
存在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桂平不少村屯道路没有硬化,排污系统等规划跟不上,导致垃圾清运困难,村屯环境卫生水平难提升。目前收集的部分垃圾,比如农药瓶,由于不能填埋或焚烧处理,导致现在越积越多。
二、环卫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桂平市乡镇点多面广,部分乡镇垃圾收集点数量不足,布点不合理,加上资金缺口大等导致环卫设施不足,垃圾中转站少,垃圾运输车严重不足,导致清运频率低。
三、保洁费管理不合理。目前,桂平市各乡镇保洁费收缴任务基本完成,但如何使用及管理,还需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
委员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把责任目标细化到每个干部身上,确保活动深入开展。
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清理自家田园道路,自觉形成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推广“小手牵大手”活动,创新清洁乡村宣传教育模式。
三、进一步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政府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社会各界支持一点”的办法,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逐步实现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四、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清洁乡村活动开展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常态化管理;继续加强督查,严格问责。
委员同期声:这次随团视察桂平清洁乡村工作,感觉群众清洁意识增强了,路面、村庄干净漂亮了,清洁方面的机制完善多了。群众房前屋后有许多宣传标语,都是村民自发张贴上去的。希望“清洁乡村”永远在路上,不要停止。(覃祖兴,驻贵自治区政协委员)
第三分团
视察地:覃塘区
视察点:石卡镇鹤心村垌心屯污水处理站、九凌水库、覃塘城区60米大街、覃塘镇龙凤村平田屯、覃塘镇龙岭村桐岭屯、覃塘镇六务村银山口屯
存在问题:
一、部分干部产生了麻痹思想和厌倦情绪。随着活动的持续推进,一些同志产生了疲乏厌倦的情绪,在工作上等安排,落实上等督促,提要求问题多,主动协调落实少。
二、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群众参与积极性还不够高。
三、工作推进不平衡。
四、“五乱”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城区商铺还存在跨门槛经营、门前乱扔垃圾等现象,城区交通秩序、农贸市场还需继续加大力气整治。乡镇一些街道还存在乱摆乱放、乱搭乱盖等现象。
五、部分乡镇保洁工作不到位,部分道路路面、路边垃圾不及时清扫,垃圾清运不及时,尤其是临时堆放点垃圾不及时清运,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委员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二、抓好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规范乡村建设布局,及时处理生活污水,重视树种的改良种植,对辖区内的九凌湖加强管理,防止污染。
四、加大对覃塘城区市容市貌的整治和改善力度。
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协调处理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垃圾综合处理示范点建设、铁路两旁城乡风貌改造、农业废弃物有偿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城区市场管理等问题。
委员同期声:通过这次视察,感觉覃塘城区市容市貌有所改善,但由于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建议市财政把覃塘城区纳入市本级的城区建设,投入应和港北区、港南区一样均衡;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使“清洁乡村”向生态化发展;建好的垃圾中转站应立即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站也要尽快建成使用。(刘文定,市政协常委)
第四分团
视察地:平南县
视察点:平南县江滨路、平南县西街、平南镇西村黄屋屯、大新镇大黎村新庄屯、武林镇武林村二屯、镇隆镇拥平村里河屯、思界乡思界村光珠屯、平南县乌江垃圾转运站
存在问题:
一、由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尚未建成投产,各乡镇垃圾转运站的垃圾未能及时运走,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整治进展不平衡,边远山区的垃圾处理工作存在较大困难,运营成本较大。
四、县级财力有限,资金缺口较大,影响活动纵深开展。目前,对活动专项投入有限,乡镇本身缺乏经费,绝大多数村无集体收入来源,农民收入不高,自筹资金只能解决一小部分。
委员建议:
一、继续加大此项工作宣传力度,正面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清洁卫生意识。
二、总结经验,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11座乡镇垃圾转运站后续工作建设力度,确保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问题。继续加大保洁费筹措力度,深入发动人民群众、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经济能人积极筹措保洁费,突破征收难点,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筹措保洁费。
三、突出重点,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抓好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示范点建设、市容市貌综合集中整治大行动等,大力实施村屯风貌改造及农村环境的美化亮化工程。
四、科学谋划、筹备“生态乡村”工作,通过此项活动,使村风得到改善。同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有效的机制,推动清洁乡村活动常态化运行。
委员同期声:参观到的示范点都做得比较好,如西村黄屋屯建设,令人耳目一新,非常漂亮,但模式不好复制,要想屯屯都按这个模式发展也不容易、不现实。大新镇大黎村新庄屯的模式倒是值得学习,依势而建,绿化环境,有一种自然的和谐感觉。建议监督、管理好资金(特别是农民上交的清洁垃圾费)的利用。(封深云,市政协常委)
第五分团
视察地:港北区
视察点:市城区仙衣路、大圩镇新建村石坑屯、新建村稻田基地、大仁村集圩屯,庆丰镇高桥村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万新村上屋屯二队鱼塘、都炉村都兰屯鱼塘,港城镇爱民路垃圾中转站
存在问题:
一、部分村屯落实清洁乡村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一组两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乡村保洁员队伍不稳定,垃圾保洁费收取比例不高,乡村保洁工作没有实现常态化,个别村屯还停留在“运动式”、“突击式”的状态。
二、清洁乡村年度指标任务完成不够理想。
三、城区部分市政管理工作下放后存在“人、财、物”短缺问题。从2014年7月份开始,中心城区市政监察和环卫保洁工作“人、财、物”全面下放到港北区,在人员、财政和物品等方面均比市管时期大幅削减。
委员建议: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清洁乡村活动走上常态化轨道。
二、引导群众家庭圈养禽畜,防止散养禽畜造成环境污染,专业养殖户及家庭推广建造化粪池,以净化水源、净化环境。
三、抓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和基础建设,为创建美丽乡村奠定良好基础。
四、着力提高环卫工人和乡村保洁员工资待遇。
五、增加投入,增加垃圾转运站建设数量。
六、继续采取“网格巡管+精准打击,严管严控+合理疏导”的管理方法,力保城市容貌整洁有序。
七、坚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和科技强环卫的发展理念,解决环卫保洁工作人力不足的问题,使中心城区环卫工作全覆盖,提升中心城区环卫清扫保洁质量水平。
委员同期声:总体感觉港北区“美丽贵港·清洁乡村”工作开展得比较好,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建议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社会各阶层加大对城乡环卫工作环境、工人工资待遇、用工情况、环卫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调研,多做宣传,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环卫工作。(林清毅,市政协委员)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