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瞻 通讯员 莫新雄
“现在,平南城乡一样秀美了,跟以前比,天更蓝、水更绿、路更净,龚州大地焕然一新。”在广州打工的刘小红中秋时回到平南过节,一路上看到的景象让她惊叹家乡的嬗变。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平南县创新措施,初步建立完善乡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和污水排放、处理的管理运作机制。据统计,该县共投入“清洁家园”活动经费逾4000万元;整治南梧二级公路、平武路等公路沿线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占道废品钢材和杂物610吨,整治“五乱”市场9个,清理乱摆乱卖摊档、非法设置加水点115个。今年投入400万元再建21个示范村(屯),打造“三清两建一改三提升”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田间地头顺手捡、废品废物规范清”为主题的大清捡行动,建立了“美丽稻田”、“美丽菜园”、“美丽果园”、“美丽茶园”示范基地13.5万亩。
村民自主协商 村事村管
该县创新了三个办法,基本达到了村民自主协商、村事村管的目标。一是创新村民自主协商机制,解决垃圾处理费收取问题。通过 “一组两会”、“一事一议”村民自主协议确定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聘请保洁员。村民委员会设立账户管理生活垃圾费专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村委会将生活垃圾费纳入村级财务公开内容,由乡镇财政所不定期进行审查监督,确保资金公开、透明使用。目前,全县288个村(社区)的4272个村屯共筹措保洁资金814.3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2.98%。二是创新“村事村管”模式,解决“机构、管事”问题。充分发挥村民自主管理作用,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负责组织开展本村屯“清洁乡村”活动。目前,全县288个行政村制订了村规民约,3250多个自然村(屯)成立了理事会。三是创新“户轮值”制度,解决村屯垃圾收集清运问题。由户主会商议确定农户收集清运垃圾轮值表,并将轮值情况上墙公示,由农户轮值,每天早、晚定时将屯内垃圾清运到村级垃圾池。由户主会商议推选出1~2名环境卫生清洁监督员,负责监督本屯生活垃圾费收支、农户轮值清运垃圾、“户门三包”、禽畜圈养等清洁卫生工作,管住了生活垃圾源头。
市场运作 政府购买保洁服务
该县通过“市场运作、政府承担、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政府购买保洁服务”方式,将村镇的垃圾清扫、收集、转运等环卫业务外包。大安镇每年投入资金180万元,将城区4.5平方公里内6万多人口的环卫保洁和附近20个村的垃圾清运外包,通过签订合同有效管理,政府负责督查验收,实现了环境卫生的根本好转和长效保洁。目前,全县共有4家环卫保洁服务部参与政府公开招投标的购买保洁服务,大安等8个乡镇通过政府购买保洁服务方式将村镇环卫业务外包,解决了乡镇卫生清洁难题。
有偿回收清洁田园
田间农资废弃物这个“白色污染”是令人头痛的事情。平南县创新农资废弃物“有偿回收”模式,有效地破解农资废弃物污染困局。该县试点农资废弃包装物有偿回收,成立“农业生产废弃物收购补贴基金”,试行“有偿回收”农资废弃物活动:以300克以上农药瓶0.5元/个、300克以下农药瓶0.3元/个、塑料农药袋0.1元/个、农药针剂0.5元/盒的价格向农户收购废弃物。目前,全县建立了3个试点乡镇,选定20家农资代销点作为首批回收试点,经过将近半年的推广,单是武林镇就已回收大瓶4.1万个,小瓶2.58万个,袋9.5万个,针剂2900多个。
小手牵大手 全民环卫意识显著提高
同和镇在同和中心小学与同和初中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给每个学生发倡议书,倡议从小孩做起,让小孩监督家长,以达到“美丽同和,青少年同行动”目的。同和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说:“我家住在二桥旁,以前我们家随手将垃圾丢到桥底让江水冲走。自从我将倡议书带回家给妈妈看了之后,我们家每天的垃圾都是统一摆放在家门口,让垃圾车统一收走。”同和初中政教处黄华老师表示,倡议书发出后,学生们的保洁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是平南县创新“小手牵大手”教育模式,提高全民环境卫生意识的一个缩影。全县中小学充分利用晨会、队会、班会、动员会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和思想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清洁”的思想和“美丽”的公德。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发出“家校联动,美化家园”倡议书和“家校清洁卫生联系卡”各23万份,通过“家校联动”、“小手牵大手”活动,以学生的良好习惯带动亲人和邻居改变生活陋习,提高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