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讯 平南县加大对牛歌戏的挖掘、保护和扶持力度,取得显著成效。近日,该县获文化部命名为2014-2016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牛歌戏)。
平南牛歌戏是平南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它起源于元朝村民的舞春牛、唱春牛,在唱春牛的牛歌腔调基础上,演变成了现在的牛歌戏。牛歌戏在平南农村流传极广,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现存版本的牛歌戏大部分是民国以后,尤其是解放初期民间艺人经过艺术加工而成,其内容偏重于历史题材、民间传说或社会家庭伦理等,形成了许多牛歌戏经典剧本,如古装戏《孟姜女》、《牛郎织女》、《穆桂英挂帅》,现代戏《刁蛮儿媳》、《封山育林》、《家和万事兴》等。
目前,平南县有牛歌戏剧队300多个,成为广西民间剧队最多的县份之一。牛歌戏班不仅在县内走村穿垌演出,还经常活跃在周边的容县、桂平、藤县和苍梧等地,甚至远达广东省的封开、郁南、云浮、罗定等地,覆盖人口1000万左右。
平南牛歌戏于1986年被编入《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确立牛歌戏在广西地方剧种中的重要地位;200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平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 “中国牛歌戏之乡”,2013年平南县获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2012年度自治区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平南牛歌戏)”。
(莫新雄 刘宏良)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