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朗 见习记者张庆杰)近日,记者走过平南县文化馆时,发现昔日作为商铺经营的一排门面,如今已变成了艺术展示长廊,市民在这里可以免费欣赏到书画、摄影、根雕作品展等,甚至可以跟艺术家互动交流,探讨艺术。“商业长廊”变身“艺术长廓”,这是平南县实施文化惠民的又一举措。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平南县文化大厦,有近20间临街铺面,因为地处城区主要街道,商业比较旺盛。之前,这一排门面全部租给商家经营,甚至大厦二楼也被商家租用开火锅店,文化大厦基本变成商业大厦。去年,平南县宣传文化部门转变发展思路,将出租的楼层和门面收回,用于加强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将二楼布置成一个近300平方米的艺术展厅,去年已在该展厅举办7期书画摄影展。紧接着,将临街门面打造成艺术展示长廊,为艺术展览、文化交流免费提供场地,大受群众欢迎。
平南县进一步夯实文体基础设施,积极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强县建设。去年,该县争取到自治区和县补助资金共575万元,建设2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59个村获中央补助资金共145万元,用于开展文化建设;自治区补助59万元,开展文化遗产维修保护。
该县“三馆”和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去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100场,农村实用知识技术培训170多期,群众性体育赛事300多场次。搭建“七彩龚州-周末大舞台”,开展群众才艺展演活动20余场。平南“石硖龙眼”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中,举办特色文艺展演9场。组织县“三馆”到乡镇开展“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文化行动”,送戏下乡10场;组织牛歌戏演出130余场;完成图书配送65000余册。上渡镇获自治区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胡剑豪家庭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首届全国“书香之家”。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