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方朗 通讯员何俊明
时值腊月,走进平南县镇隆镇廖村“赵大家庭农场”,只见田野里油菜花竞相开放; 100亩火龙果苗种包裹严密,彷如穿着白色的防寒服一样在寒风中挺立;一株株铁皮石斛悬挂于龙眼树上,茁壮生长。这是赵大良的家庭农场和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今年40多岁的赵大良,出生于镇隆镇廖村,后来到城区一家企业工作,有稳定经济收入,并在城里购房置业,成为令不少农村人羡慕的城里人。很久以来,赵大良便有一个梦想,如何充分利用村子里屋前屋后和山坡田野里闲置丢荒的土地,办一个家庭农场,从而带领周边的群众致富呢?于是,赵大良决定回家乡办一个家庭农场,搞生态农业。
他首先想到了种植铁皮石斛。到外地参观学习回来之后, 2013年3月,赵大良注册成立了“平南县盛世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企业+基地+合作社+种植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充分利用屋前屋后低产收入的龙眼树,增收创富。第一年,共投入资金93.5万元,完成首批社员种植铁皮石斛示范样板20多亩,受益农户30户,每户增收1.1万元。2014年,示范样板增加到90亩,受益农户达到120户,每户增收3.2万元。
接着,赵大良又瞄准全区火龙果市场供不应求的需求,大力发展火龙果种苗的培植,现在已育苗100亩,今年年产培育火龙果种苗将达到20多万亩。通过2014年的发展,合作社社员也在壮大,至2014年底,已发展到52户。合作社于2014年9月份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广西名特优产品交易会”、11月份参加了在桂林举办的“广西名优产品交易会”,为合作社社员提供了1000多公斤订单。2014年,该合作社获得贵港市和自治区示范合作社称号。今年,计划向 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的目标奋斗。
合作社在去年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赵大良生态特色农庄的梦想也越做越大。“下一步,我们将在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上,打造一个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基地。前期规划工作已完成,前期已种植100亩的油菜花、油葵。我们已投入25万元,改造和扩宽了进入示范基地的1.5公里的道路。在道路两旁,移植了13棵大型风景树。”赵大良向我们介绍说。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