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 桂平新闻 平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贵港市 > 平南新闻 > 正文

平南县“流动工厂”便民富民

来源:贵港日报 2015-02-09 15:4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高瞻)把材料领回家里,利用空闲时间生产加工编织品、刀具、服装等,再将加工成品送到厂家验收,按件计工、取酬。这是平南县一些企业近年来形成的一项新的劳务创新机制。 

记者在平南县采访时发现,平南县农村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如何让这一支劳动力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又能发挥他们的力量,促进当地加工业发展?很多企业采取了“流动工厂”这种灵活模式,让农民把材料搬回家里,然后再进行成品回收,让农民做到打工、顾家两不误。 

位于平山镇的广西富来工艺编织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编织工艺品出口。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公司有职工700多人,现在公司里只剩下管理人员。该公司总经理申迪飞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民流动性和选择性非常大,我们只有采取灵活的方式,送材料上门,让农民在家里加工。我们每天派司机送货上门,收成品货回来,一天两趟,来回4趟,虽然麻烦了点,成本增加,但是可以吸引更多劳动力创造效益。” 

平山镇的富艺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里,仍然有一些工人在厂里干活,但是不多。该公司也主要是采取送货上门的方式,让农民在家里加工成半成品,最后一道工序才在工厂完成。 

在上渡镇的平南康利刀具厂,今年60岁的老板郑旭显告诉记者,厂里有四条机械生产线,如果开足马力,一天可以生产一万把小刀。但记者见到,偌大的厂区里只有一个工人在作业,其余生产线都闲置着。这个工人正在进行刀具的最后包装作业。郑旭显说:“现在都是把材料直接分发到农户家里,再按件收回。现在招工难,只能采取灵活方式,尽量方便农民。” 

大安镇的服装行业也大多采取了这种“流动工厂”模式,一些小型的服装加工厂把布料裁剪好,然后发到农村让农民加工,再将成品回收。同德村的留守妇女杨秀玲一边在家照顾小孩,一边进行服装加工,月收入也有800多元,还可以护理一下田间作物。平南镇黄屋屯一刘姓妇女一边在家带小孩,一边做拉链、入扣子,做得很快,一天可以做得2000条,月收入上千元。

新闻推荐

平南镇强化春节期间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平南县“流动工厂”便民富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