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瞻)“去年出口创汇65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8%。”盘点去年出口创汇收入,平山镇广西富艺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欣荣笑逐颜开。
去年,平南县通过开发新产品,主导企业升级转型,同时积极服务好出口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流转等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县全年实现出口创汇5439万美元,增长12.9%,占全市的29%。
平山镇是平南县乃至全市的出口大镇,该镇紧紧围绕“打造南大门生态特色经济强镇”战略目标,坚持把发展编织工艺品产业作为推进进出口、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去年出口创汇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编织工艺品出口企业增至12家,出口创汇3757.3万美元,增长25%,占全县出口创汇总额的69.07%,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20.09%。
“在国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环境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平南县出口创汇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来之不易!”平南县工信局负责人高兴地说。
“迎合国际需求,鼓励企业推陈出新,开发新产品,这是平南县出口创汇取得好成绩的致胜法宝。”平南县工信局负责人介绍,平山镇的编织产品篮子原来没有衬里,外国商家不喜欢,各出口企业纷纷对原产品进行了改进。富艺、宝马、福永等企业寻找强企联合,从单一的编织工艺品产业转向科技含量高的电子、家私、模板产业,初步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全镇投入技改资金达1.6亿元。去年,重点税源企业富艺公司完成生产总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如何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平南县工信局负责人说,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出去”。该县积极组织出口企业参加产品展览会,去年共组织18家企业的业务员或业务骨干到美国、意大利、法国、阿联酋、新加坡、印尼等国考察。在中国第一个做火炬产品的富来工艺编织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自己招聘的翻译,正在网上与美国客商洽谈生意。老板申迪飞说,要不是政府组织参加展览会,自己可能还得通过代理商来做生意。她介绍,1997年该公司出口创汇已达1000万美元,但都是做“二传手”加工产品,即使是1998年成功承接做直销美国的火把,也是通过香港的代理商来进行谈判。“通过走出去考察,前几年成立了自己的出口公司,招聘了自己的翻译,现在做生意都是直接通过翻译与客商面对面洽谈。”
企业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平南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帮助出口企业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解决企业参展、境外展览和考察资金的问题,去年全县补贴21家企业共210万元。同时,动员出口企业利用金融部门的贸易融资,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去年,寺面镇的城嘉、俊成两家工艺品公司,获中国银行贵港分行滚动融资近千万元。此外,还通过在中信保公司投保,提供免费担保,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免去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